“小斌啊,你覺得宇宙中最神奇的存在是什麼?”爸爸問。
十三歲的傅斌天真地道:“黑洞?暗物質?暗能量?”
爸爸一直搖頭,傅斌又道:“是生命?”
爸爸眨了一下眼:“接近了,但還是不對。”
“人類?”
“很好,更接近了!”
小傅斌陷入了一陣沉思,好一會,才道:“我?”
“對了。”爸爸欣慰地點點頭:“或者準確地說,是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是一切的前提,包括我們所在的宇宙。我思故我在,故宇宙在。”
“爸爸,你真的是……太能扯了!哈哈哈……”
這個夢好清晰啊,至從來到第二世界,傅斌就沒有做過夢了,看來在這個世界想做夢,就得死一次,當然,或許可以用催眠之類的辦法也能實現。
傅斌對科普的愛好,就源於小時候父親的引導。父親只是個普通學歷,普通地位的小職員,總之就是個很普通的人,唯一自命不凡的,是他喜歡整天思考那些終極問題。
這雖然有些不務實,但按媽媽的話法,總比黃賭毒之類的愛好強。不過兩個最終還是因為感情問題離了婚,可見父親也沒有他自己認為的那麼超脫。
不過受父親的影響,傅斌從小對這方面的問題思考得就很多,一直遠超同齡人,這也形成了他略顯孤僻的性格。
不管父親還是自己,這些所謂的終極思想都沒有帶來任何實質性的回報,但傅斌對此倒從來沒有責怪或者懊惱,因為這樣的“我”才是自己嘛,否則自己跟別人又有什麼區別?
又長大一些後,父親還跟他說過:小斌啊,咱們家不富裕,爸爸沒辦法讓你的起點比別人高,但這才是你。如果你生在別人家,是個富二代什麼的,那你就不是你了,或者說,總有一孩子是生在我家,整天聽爸爸講這些虛頭巴腦的傻道理,他也會問,為什麼我沒有生在富貴之家。
所以,不是你選擇了我,也不是我選擇了你,而是你的世界只能從這裡開始。
……
從夢中醒來,意識又陷入了無盡的空虛,但這一次明顯與上次不同,現在的傅斌有了領域能力,又獲得了大量認知,所以不像上次那樣漂泊無助,這次的意識清晰明白,之前在夢中,他就知道自己“復活”了。
有意識的感覺真好!這好像有語病,不過語言和文字真的無法表達這種感覺。對了,這就是意義。一切存在的意義,都源於自己的意識,他人也好,世界也罷,沒有“我”的存在,它們都沒有意義。
從數學角度看,“我”和世界是相等的,“我”就是我所認知的世界,至於我的認知之外……呵呵,那也是我的世界之外。
我唯一不能懷疑的,就是“我在懷疑”。
這句話從根本上理解,就是說意識才是第一存在,其它所有一切存在,都必須建立在自己的主觀意識之上,所謂客觀世界,只不過是主觀上一種系統、穩定的資訊來源而已。而相反的,如果脫離主觀意識,根本就無從討論任何命題。這個觀點也許違反很多人的觀念,但是從哲學上說,自我意識的確具有第一先驗性。
從這個角度出發,那麼一切的認知,又可以歸結為不同的資訊耦合。見到一個人,跟他打招呼,交朋友或者相互仇恨,大打出手,取決於雙方的相互認知,即耦合方式。
微觀也是一樣,從四大基本力開始,所有的物理規則都是資訊耦合的統計結果。智慧文明的秩序,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力,假如有一種比人類大得多得多的智慧生命,他們可以將人類看做一種基本粒子,那麼人類之間,就有一種叫“文明”的力,影響著每個人的選擇,從而使人類文明呈現出若干宏觀規律。
而人類遵循文明的秩序,目的無非是突破自然法則,獲得對世界更多的選擇權,或者說,為的就是“自由”,犧牲低階的自由,換取高階的自由。比如想要獲得安全便利的交通自由,每個人就必須遵守交規,犧牲想走就走的自由;想要獲得安全,不會隨時被人襲擊的自由,就得人人遵守法律,犧牲為所欲為的自由。
一個清晰的理論模型出現在傅斌的意識中:這個世界的法則分為了兩個部分,自然法則和文明法則,兩者貫穿了這個世界的一切存在,賦予它們一個概念——意義。
這雖然只是一個粗略的框架,但它已經非常穩固,它沒有邊界,卻又層級分明,大中有小,小中見大,有如自成一個宇宙,因此這個模型可以稱之為——意義之塔。
整個“意義之塔”有如兩座互為倒影的金字塔,上下兩半分別為文明法則與自然法則,兩者又各自包含多個層次,由下至上粗略可分為基本法則、物理法則、生命法則、人性法則、社會法則、理想法則六個層面。前三層為自然法則,後三層為文明法則。
而從中,可以得到一條基本的規律:越基礎的自然法則越難違反,越高階的文明法則越難遵循。
這條定理使得這個理論模型呈現出它互為倒影的雙金字塔結構,並且其中還隱含它的反相解讀——要突破任何自然法則,都要遵循一定的文明法則,精神永生技術就是這條定理完美的例證。
同時,對自然法則的突破,也有助於建立更高階的文明法則,比如資訊時代的大資料反腐,使貪腐幾乎無所遁形,解決了中國幾千年來無法解決的難題,清明的政治下,也才有了飛速的科技進步,成就中國在當今世界的威勢。
意義之塔現在只有這一條支柱定律,而想要真正成為一種可用的高階引導模型,還需要總結出更多的定律,並填充很多的數學模型和細節公式。 對此,傅斌隱約還有些想法,需要深思熟慮,仔細推導驗證,才能確立。
當模型框架建立的時候,傅斌醒了過來。確實又在復活中心,身體跟上次一樣虛弱,不過精神不錯,感受了一下自己的能力,發現熵能少得可憐,明夷天心卻有了明顯的進步,感知和計算能力更清析了。自己這套理念的完善,雖說不能完全歸功於這次復活,但確實也有助力,這讓他的鬱悶心情好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