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短短十數日,劉懷敬已是學會了不少羅倮話,特別是和數字,和價格有關的,他說得可順溜了。
一大早,他便興致勃勃地拉著寄奴,想要一起去看看街上的羅倮族女子跳舞。
寄奴為難地看著萩娘,卻是有些猶豫。
萩娘心中一動,微笑著說道:“劉穆之也一起去吧,我們順便去城東看看阿米去。”
劉穆之聞言,不服輸地答道:“去就去,我原就想去找阿米敘敘舊。”
兩人這似是有些賭氣的對話卻是有原因的,前日徐沐已然將所有的貢品都查驗了一遍,卻是半點異樣都沒找到,不僅是封條完全沒動過,就連存放貢品的屋子,都完全沒有人偷入的痕跡,應是十分穩妥的。
劉穆之聞言自是冷嘲熱諷了萩娘好幾句,幸而她涵養好,並不十分生氣。
原也不過是擔心而已,如今既是沒事,自然是好事,自己又有什麼可生氣的?
即便如此,她卻也很想知道,自己對阿米的懷疑到底是不是準確。
若是她沒猜錯的話,今日那米鋪掌櫃,還有阿米,定然不會在那米鋪中。
這“庫斯”節不愧是羅倮族全年最重要的節日,街上的女子,不論年齡長幼,都穿上了自己最華麗的衣裳,不僅是女子,就連男子,也是一樣穿紅戴綠,花枝招展,盡情地揮舞著雙臂,手舞足蹈。
那種悠揚的又有些古怪的民謠,在他們唱起來竟是這般好聽,每一拍似乎都沒有落在準頭上,就連那眾人一起歌唱的聲音,都有些略嫌嘶啞,然而歌聲卻十分綿長,如此地的遠處山巒峰線一般連綿不斷,有一種別樣的優美之感。
這種時候馬車可算是最不合時宜的存在了,就連官府,都沒有用馬車作為交通工具。
那些富貴無比的人家,便命人抬了軟轎,勉強還算是能舒舒服服地看熱鬧。
而萩娘他們,自然是慢慢地隨著人流步行而已。
舉目四望,穿著樸素的漢人也還真不少,這昆川不愧是兩族聚居之地,原本是風俗、信仰差異很大的兩族人民在平日的相處中,自然而然地便產生了文化上乃至精神上的共鳴,這與爨王不遺餘力地鼓勵兩族通婚,只怕也是有著分不開的關係的吧。
待四人走到城東的時候,日頭已然高掛,劉穆之見了不由得笑道:“一會叫上阿米,我們一起去酒樓坐坐吧,辛苦了這幾日,也該好好休息休息了。”
萩娘聞言輕笑出聲,在自己看來,阿米此人,只怕今生今世,我們幾人都未必能再見了。
寄奴站在她身邊,柔聲道:“萩姐姐,其實我也覺得,那個阿米的出現過於巧合,但……”
他壓低了聲音,似是懇求地說道:“劉穆之……他沒有子嗣,只怕是把阿米當成是自己的子侄一般疼愛了,若是一會真的不見阿米的話,萩姐姐,求你別令他雪上加霜了,我們反倒是應該好好安慰他才是。”
萩娘驚訝地望著他,卻見他眉眼之間,是無比誠懇的神色,除了溫柔,更多的是包容。
自己真是小看了這孩子,原以為他對阿米半點也不關心,如今看來,其實他才是想得最多,看得最清楚的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