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木義從開戰伊始便率領四十萬東晉軍圍剿北漢軍,可幾個照面都以敗北告終。戰爭打到今時今日,東晉軍已被杜中原不知不覺削去將近二十萬。
而今他直奔九洋軍而來,醉翁之意不在酒。九洋軍只有十五萬,且全是新軍,如何能夠抵擋?難怪左丘明聽後會大驚失色。
“左丘升營長,稍安勿躁!”趙九洋撫慰了一下他,道,“從九洋軍建立的第一天,本將軍就想到會有這麼一天。他杜中原領兵打戰二十載,如果連這點都沒想到,那他也枉為西京名將了!”
趙九洋說完,沉吟半刻,又道:“修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密函給拓跋木義將軍,告知北漢之目的,讓其緊壓之,我軍這邊迎面阻擊!”
“將軍此法可行否?”左丘明忍不住道。
他平日對趙九洋深信不疑,可今來敵實在太大,不得不防。可說當今西夏,無人敢正面對敵北漢,更別說趙九洋以少擊多的新兵團。
“狹路相逢勇者勝!”趙九洋狠聲道,“西夏子弟如果無法勇於面對北漢軍,打破他們不可戰敗的神話,將來後患無窮!何況本將軍的手下還少北漢軍的亡魂嗎?”
“是將軍!”左丘明領命而去。
九洋軍在烏鄯城休整不到三天,趙九洋便帶著九大升營十二萬精兵直奔三百里塔吉克,僅留三萬後勤軍在原地。
率領僅剩二十五萬大軍的杜中原接到前線彙報之後,忍不住哈哈大笑,道:“他趙九洋果真不同西夏的懦夫們!不過他雖智勇雙全,但也不過是找死!”
杜中原的話音未落,北漢軍的將士們都哈哈大笑了起來,紛紛附和。
“副將孫廣嗣,命你統領十萬大軍直面攻擊趙九洋,務必全殲之!”杜中原命令道。
“是,將軍!絕不辱使命!”孫廣嗣領命。
在彼此出兵的第三天,雙方正面對敵於距離塔吉克一百五十里的浯河走廊。
孫廣嗣帶領的北漢軍氣勢如虹,打心底小看趙九洋的新兵團,戰術大開大合。可當兩軍一對壘,孫廣嗣大吃一驚——盛名之下無虛士!九洋軍團作戰方陣非常明確,進退有據,戰術用得眼花繚亂,剛打一個照面,平風秋色,各損失三千餘人。
杜中原率領的北漢軍自入夏以來,節節凱歌,從沒有如此難看過,孫廣嗣氣得七竅生煙,再次帥兵而出,擺進攻陣形——魚鱗陣。
魚鱗陣是古代陣法中的一種,大將位於陣形中後,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結,分作若干魚鱗狀的小方陣,按梯次配置,前端微凸,屬於進攻陣形。魚鱗陣是把兵團分成五到六段,一層壓一層的陣形,主將的位置是位於中後方。
趙九洋從剛才的一個照面之後,便知曉敵軍的實力情況,內心大定,哈哈笑道:“只要今天不是杜中原親自掛帥,北漢軍縱使不死,也得給本將脫層皮!”
“將士們!擺鶴翼陣!給本將包夾之,勢必讓他們嚐嚐我們九洋軍的厲害!”趙九洋大吼,士氣大振。
趙九洋就料想杜中原受東晉軍的壓迫,不敢全部舉兵前來,會留守至少一半的兵力,而結果想不到他只堪堪出動十萬。趙九洋之前還擔憂對方總兵力會超過自己,可如今十萬對十萬!誰怕誰?
鶴翼陣是攻守兼備的陣形,要求大將應有較高的戰術指揮能力,兩翼張合自如,既可用於抄襲敵軍兩側,又可合力夾擊突入陣型中部之敵,大將本陣防衛應嚴,防止被敵突破;兩翼應當機動靈活,密切協同,攻擊猛烈。
兩大陣型一碰撞,如潮來湧!雙方氣勢沖天,人仰馬翻,聲喧震天,好不慘烈!趙九洋也終於見識到冷兵器時代賽人多的戰爭。
“給本將吹衝鋒號!”趙九洋在陣中大喊!
“嗚嗚……”九洋軍特製的嗩吶立時響起,在喧鬧嘈雜慘烈的戰場上顯得多麼的另類。北漢軍何曾知道這是何物,微微一愣之間,只見九洋軍殺氣驟燃,人人彷彿打了雞血般,個個拼了命往前衝!
“殺!”
“殺!”
“殺!”
十萬的九洋軍齊聲大吼,越吼越整齊,越吼越有氣勢,越吼越有韻律!
這衝鋒號果然厲害,彷彿奪命的號角,一經吹起,天地變色,九洋軍勢如破竹!半盞茶時間,北漢損兵折將沒有一萬都有八千!
“媽呀……將軍,頂不住了,西夏軍攻破不了!”北漢的副將對著孫廣嗣大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