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話說董青青帶著莫家姐妹遁出臨時駐兵府之後,與趙九洋的親衛匯合,絲毫不敢停留,立即就往城東的九洋軍中趕。
董青青原本想照著趙九洋的話,直接出城逃之夭夭,但她深知這次跟以往不同,無論如何也要回九洋軍中看看,試試能否帶兵前去救援。可還沒回到軍營時,駐軍地已是鬧成一團,軍中的領導權早已易主。
董青青剛不知如何是好時,只見一小撮士騎兵趁亂衝出軍營,朝臨時駐軍府方向電掣而來。董青青定眼一看,帶頭的赫然是弱小無比的張文姬!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不費功夫!
董青青心頭大喜,不禁吆喝起來。張文姬扭頭一看,見是趙九洋的親護衛,帶頭還是董青青,頓時也是大喜,急忙趕來匯合。
兩隊人馬剛匯合,張文姬正要出口相問,就聽見董青青道:“張文姬,火速跟著來!往南走!”
話音未落,兩個撮伍立即馬不停蹄往賀蘭城的南城門趕去。
“董教頭,趙將軍在哪裡?”張文姬見大隊人馬已出城外後,不由大聲問道。
“趙將軍為了掩護我,他還在駐軍府!”董青青說這話時,鼻子一酸,差點就掉下了眼淚,而旁邊的莫家姐妹早就哭腫的雙眼。
張文姬見狀聽聞,全身一震,道:“大事不好!這次拓跋木義是要發動政變奪兵權,趙將軍在裡面可能凶多吉少,我們務必要回去營救趙將軍。”
“張文姬,服從趙將軍命令,往南走!我們能否活命,就看天意了!”董青青臉色一冷,呵斥道。
“可是……”張文姬一急,眼淚也是奪眶而出。
“別可是了,執行命令吧!”董青青說完,一扭頭,眼淚滑落而下。
張文姬聰明絕頂,來到賀蘭城之後就覺得九洋軍軍事有些異樣,她留了一個心眼,早早就做了預案。誰知,果不其然,於是趁著大夥騷亂時,帶著自己的軍師團疾馳而出,打算直接去接應趙九洋,想不到半途遇見的卻是董青青。
她一聽董青青的話語,知道事情早超出她的能力範圍之外,即使回去也是自投羅網,於是當下默然不語,埋頭趕路。
兩個撮伍的人馬趁著夜色急趕,直直跑到了天色發明時,才在一處小樹林裡停下馬步。
忽然,董青青心頭一跳,道:“不對勁,大家注意!”
董青青的話音未落,小樹林裡利箭紛紛而來,頓時人仰馬嘶。
董青青畢竟跟隨趙九洋這麼久,在軍事上也有些心得,立即喝道:“大家莫慌,組方隊型,軍師團在前,親兵護衛斷後,快速撤離!”
這兩個撮隊人數雖只有四十人,但有一撮伍可是趙九洋的親兵護衛,千里挑一的兵種。董青青話音未落,便迅速組成方隊,快速撤離。
“董教頭,往東面走!那邊有村落,可以做掩護!”張文姬這時急喊!
“好!往東走!”董青青毫不猶豫地往東面疾馳。
董青青眾人剛走,小樹林便湧出一勺排騎兵緊追而去,隨之又是一勺排步兵緊跟。就在董青青進入村子不久,整個村子便被敵軍團團包圍。
四百對四十!
如果董青青這方的兩撮伍都是趙九洋的親兵護衛的話,四十對四百也不是沒機會,可關鍵還有一撮伍是張文姬的軍師團。軍師團向來頭腦發達,四肢簡單,相比戰鬥力就差了很多。
不過以一小村作為掩護,加上董青青和張文姬的兩人配合,攻堅戰打了整整三天,拓跋木義的兩個勺排都沒能吃下董張組合,氣得拓跋木義的兩個勺排暴跳如雷,可又無可奈何。
就在第四天的時候,小村外卻忽然來了兩位蒙著面紗的女子,一個穿著火紅妖冶的麗莎服,一個穿著周身淡綠清素的連衣裙。
張文姬定眼一看,立即認出了穿著淡綠色連衣裙的歐陽小七,眉頭大皺道:“青青姐,來人是歐陽小七!”
經過這幾天的相濡以沫,幾個女人都以姐妹相稱了,畢竟有了生死以共經歷,實屬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