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
西涼駐軍處傳來文書,嘉獎燕衛軍,升營編制提升成鬥團編制,編制人數大增十倍,可達20萬。歐陽小七提拔成“鬥團長”,總統領燕山城軍事事務。而趙九洋也水漲船高,成了“副鬥團長”,權力瞬時間大了十倍。
歐陽小七不愧深諳用人之法,立即讓趙九洋全權總覽鬥團提升嘉獎事宜和編制改革事宜。趙九洋接到命令大喜,立即把九洋合連提整,九大勺排整合成九大升營,分別為:乘風、穿雲、蟄雷、跨海、熱火、逐日、立地、擎天、長空,提拔了一大批自己物色和培養出的能力將領擔任九大升營的升營長。
編制名號上來了,但人數遠遠不夠,上頭又不給人,東晉軍軍務處讓其自力更生豐衣足食,意思無他:名頭有了,人和糧你自己搞定!
爹不親孃不愛啊!對此歐陽小七也是有些苦惱,覺得拓跋十三有些不厚道,但想到她讓人送來密信,歐陽小七又一陣釋懷。
信上曰:擴充編制、訓練士兵等事宜,皆交予趙九洋即可!
於是乎,歐陽小七便把這些事宜全權交予趙九洋。趙九洋一接到命令,第二天就召集全軍做計劃訓話。燕衛鬥團編制是二十萬,如今人數僅兩萬,整整差了十倍。那如何在燕山城或者西涼城一帶,總人口五六百萬中拉起十萬的兵馬呢?任務是無比艱鉅的。
趙九洋想了很多,他覺得應該事不遲疑,憑藉著這次的勝利名號,充分發揮廣告的餘熱,把軍隊化整為零,讓所有的將士發揮主觀能動性,個個深入到人民群眾中去,限時三個月拉起至少十萬的兵馬。趙九洋前世可看過不少的電視劇,對深入民間拉隊伍的方法應有盡有,完全可以借鑑。
“將士們,今天召集你們來有重要的事情要宣佈!”趙九洋咳了咳聲音,道,“本將打算把九大升營化整為零,讓你們都到民間去,限三個月時間組織起每個升營不下一萬人的隊伍。而且,這支隊伍的質量還不能太差。”
趙九洋的話一出,眾將士暗抽了口涼氣,隨即叫苦連天!
整個燕山地區總人口堪堪不到一百萬,青壯只佔40萬。要想在這樣的人口基數中拉起十萬軍隊,確實不容易。
趙九洋頓了頓,道:“解決問題不能太死板。我們徵兵範圍又不只限於燕山地區,可以擴大到西涼城區去嘛。具體辦法由你們自己去想,但前提不能違法!如果哪位將士覺得不可完成任務的,立即站出來退位讓賢。”
趙九洋掃了一眼興致不高的將士們,凜然道:“本統領手下的兵從沒有孬種,請問你們做不做得到?做不到立即滾回老家抱老婆!”
眾將士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喊:“做得到!”
“居然做得到又一副死了爹孃的模樣?給本統領笑起來!”趙九洋喊道。
“嘿嘿……”個個笑得比豬難看。
趙九洋點點頭,道:“不錯,還是笑起來好看!身為燕衛軍,就應該是這種精氣神!”
其實有時候帶軍隊,像這般“手段綁架”是很有用的,充分利用軍人的血性,不為也得為之。
“將士們,其實下到群眾中去拉隊伍是不難的。只要你們懂得運用辦法,軟硬兼施,何事辦不成?譬如……”
於是乎,趙九洋放下平日的冷漠,發散自己前世的智慧結晶,認真與九大升營的將領,們詳細探討。半天下來,將士個個茅塞頓開,喜上眉梢,信心無比,歡天喜地去了。
就當趙九洋天天督促編制拓展的時候,西夏中路大軍二十萬終於到達西涼城!
這二十萬大軍由拓跋道成率領而回,有拓跋將軍坐鎮西涼,西夏東線軍民一片安定,加之趙九洋的燕衛軍大勝的訊息,讓西夏感到無比的信心,而馬卓而城兩軍對峙的情形也有所改變。北漢軍因為後方暫無增援,也退守黑山草原的喀拉布魯城,兩軍成對峙之狀。
拓跋道成一回到西涼後,立即奉朝廷之懿旨,給歐陽小七和趙九洋追封了“護衛將軍”兩個封號,綾羅綢緞各三百匹,金銀財物各兩百萬銖,並傳召趙九洋近期赴西涼將軍府覲見。
趙九洋接到傳召,眉頭有些緊皺。說實話他暫時還真不想見到拓跋道成這樣的人物,只要自己一露真面目,絕對會被認出。畢竟漢廣平也是當今世上為數不多的君主,即便他再無能,名氣也是響噹噹的。
歐陽小七見他興趣不高的模樣,不解問道:“侯王召見,何解如此神情?”
趙九洋隨口苦笑道:“亞歷山大啊!”
“亞歷山大?什麼意思?”歐陽小七又是不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