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監軍使一撤走,趙九洋在合連的權力高度集中,一人獨大。所謂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透過這半個月的魔鬼訓練後,北洋合連頂不住壓力退伍計程車兵多達200人,元氣大傷。不過趙九洋對結果還算差強人意的——因為此時留下來的就是精銳中的精銳!
吃不了苦中苦,何以成人上人?
權利一手掌握之後,趙九洋立即選拔軍中最具能力的九位士兵,命為“勺排長”。同時也把九洋合連整合成九個勺排,每排兩百人,分別命名為:長風、穿雲、蟄雷、跨海、熱火、逐日、立地、擎天、長空。
道家所謂的“九大”,風雲雷海火日地天空,被趙九洋充分利用。趙九洋越想越滿意,前些天還跟董青青聒噪的“九大”,如今立即用上。
趙九洋在九洋合連上用心良苦,鑑於這世界的戰爭還處於冷兵器世代,他特意打造:
長風為騎兵方隊,主要負責衝擊作戰;穿云為弓箭方隊,只要負責前鋒攻擊,遠距離作戰;跨海、逐日為長矛方隊,主要衝鋒陷陣,近距離搏殺;立地為防禦方隊,只要負責重甲防禦;擎天為輜重攻擊方隊,只要負責大型輜重機械攻擊。
蟄雷、熱火也為攻擊方隊。趙九洋主要想著日後能否開發出火藥等重型殺傷性武器,那麼這兩方隊絕對是軍中之神器,如今一時半會還不能,只能安排成短刀、小弩等近距離衝擊方隊。至於長空為空中攻擊方隊,不過也是理想中的設計,如今沒有,只能讓其負責後勤補給以及醫療搶救方面。
趙九洋把九洋合連打造成“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大型軍種編制,想法確實創新無比,關鍵是增加了自己合連的獨立作戰能力。不過在冷兵器時代,很多時候拼的是人數,方陣戰術風行,所以分成九大勺排也是有短板的。
長處短處趙九洋都考慮得周全,所以他知曉,當務之急,一定要運用自己前國度的知識,升級所有可以升級的裝置,如此才能打現代化的戰爭。
飛機大炮暫時是不可能製造的,但要改變作戰思維、方式也不是不可能,譬如提升軍隊凝聚力、戰力;改進、升級各類武器;訓練統軍人才等等……這些小方面的計劃還是可以短期實現的。
趙九洋對於當中的種種,他一開始就心裡就已經有了腹稿。
想到培養統軍人才,趙九洋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董青青。他覺得軍中有幾個領域最合適她不過,比如監管軍隊的後勤,還有培育新式統軍人才等。
一想到此,趙九洋心裡就有了底。回頭給董青青安“後勤總管”“左軍總教頭”兩職,至於莫家姐妹就當董青青的助手,而公羊春據於年紀太大,留守府中。
不過話說回來,趙九洋設定給董青青的兩個職稱在西夏軍中是很無厘頭的。“左軍總教頭”可能還好理解,但至於“後勤總管”的“後勤”二字就讓人懵B了,不過趙九洋才不會去理會。
趙九洋一通天馬行空之後,事不宜遲,立即派人回西涼城傳信。
第二天,三女如期而至。此次再見,她們不愛紅裝愛武裝!
只見三女身穿軍裝,個個英姿飛揚,頭盔裡還帶著面紗,鐵血中帶有柔情,神秘而知性,讓趙九洋好一陣欣喜和眼饞。四人再次相見都激動不已,大感如隔三秋。
趙九洋當下便把自己的想法和董青青三人合盤拖出,莫家姐妹聽懂了三分,大多都是雲裡霧裡的,至於董青青那就再清楚不過了。
“好嘛!這所謂的‘後勤總管’說得不好聽點就是做苦力,當保姆,跟石猴子的弼馬溫一個級別。”董青青不忘挑三揀四道。
“呵呵……董大所長,話不能這麼說。軍隊的編制最佳化很多方面關係到後勤的事宜上。比如糧草押運之事,在任何時代的作戰都講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這可是重中之重。董大所長你才高八斗,領導能力強悍,到時候絕對能科學整合,定能把我軍的戰鬥力提升幾個等級。”趙九洋不忘給董青青戴高帽道,“何況有你做坐鎮後方,我也無比放心。你我雙劍合一,屆時我軍定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