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中學是以前的文廟改的,最老的教舍其實就是以前文廟的大殿,現在是室內體育室,就是遇到下雨的時候上體育課的地方。
這裡空間最開闊,就成了臨時清理文物的地方。
雖然已經是晚上了,但是工作人員依然非常多,負責清理工作的鄧老師是個年輕的女性,見到一下子過來這麼多人,不由得有點發懵。
待到霍巍給她介紹完後,鄧老師這才鬆了一口氣:「小周我知道的,建元墓石和新莽五十衝壓錢的發現者。你的兩篇論文我都讀過,就是怎麼考到中文系去了?」
這話問得周至都不知道如何解釋,總不能當著歷史系主任的面說自己的志向一直就是中文系,考古發現只是消遣打醬油的吧?
好在蔣天曦對周至不錯,他還有個身份是蜀大博物館的館長,幫著回答道:「文史從來不分家嘛,小周雖然在中文系,最近不是還給咱們博物館修繕了那麼多的字畫?剛剛說發現的銅印,在哪兒呢?」
「在這兒呢。」鄧老師將大家引到一張巨大的工作臺前,上面擺放著一個木箱,木箱裡是一箱的泥土,泥土表層已經被清理掉了一大部分,現在可以看到泥土表面半埋著一些銅器,玉器,還有珠子,
鄧老師用一根細竹籤指向一堆黑乎乎的碳化物下面露出的一個銅鈕:「這裡!」
「這些是絲織品還是竹製品?」霍巍皺著眉頭。
「是竹簾。」
「能夠不破壞就儘量別破壞,做碳十四實驗也需要材料。」霍巍鬆了口氣,說道。
「要不破壞的話,取這個就有點難度。」鄧老師也皺起了眉。
「嗯,的確有難度,小鄧你有把握沒有?」蔣天曦問道。
「慢慢做唄。」鄧老師倒不是急切的性子,即便可能會有重要的發現,但是在激動之餘還是準備按照常規步驟來。
「要是老趙在就好了。」霍巍說道:「他手巧,肯定可以將銅印先取出來。」
「說起手巧的,咱這兒不是也有一位嗎?」蔣天曦看向周至:「肘子,你覺得呢?」
周至幹這活一點不陌生,高中就沒少考察夾川的各類大小墓室,雖然大多數都已經空空如也,但是也從一些墓室裡為文化館掘出過不少石雕,木俑之類的寶貝。
他倒是沒有覺得幾人所說的難度在哪裡,雖然那些碳化的竹簾是以堆疊的形態覆壓在銅鈕之上的,但是兩者之間還是有一層泥層,是有一定操作空間的。
只要從側面清理的時候不要觸碰到那堆碳化竹簾就可以了。
觀察了一下覺得有把握,於是躍躍欲試:「我覺得能夠試試。」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