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其它小說 > 重生之乘風而起 > 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故陵鎮

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故陵鎮 (第1/2頁)

「因此每一棵古樹我們都編了號,並作了適應性處理,會先將古樹四周的粗根切斷,讓其生出更多的鬚根;再對古樹四周的土壤進行消毒。最後將這些富含鬚根的古樹,連同環境植泥一起,移植到新廟與原廟對應的位置上。」

「還有杜鵑林景觀,廟內的杜鵑亭,是由二十四根硃紅圓柱支撐的木結構雙重簷亭閣,建築宏大,古樸蒼勁,周圍一圈樹林,便叫做杜鵑林。也是要連亭帶林整體搬遷的。」

「不過說是杜鵑林,卻是一株杜鵑都沒有,全是松柏。」

「這裡的杜鵑不是指杜鵑花,而是杜鵑鳥。」周至倒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唐永泰元年,杜甫舉家東遷,行至雲陽這裡,肺病復發,於是寄居張飛廟的水閣中幾乎一年,其間寫下了大量動人的詩篇,有一首便是‘峽裡雲安縣,江樓翼瓦齊。兩邊山木合,終日子規啼。"」

「他流傳下來的詩歌裡,寫杜鵑的就有四十六首,其中跟這裡有關的還有一首挺好玩,裡邊有‘東川有杜鵑,西川無杜鵑。涪萬無杜鵑,雲安有杜鵑"的詩句。」

「這個林子啊,多半和張飛沒關係,只和杜甫有關。」

王局長不禁鼓起掌來:「雖然我背不出這兩首詩歌,但是方誌資料中的記載的確是和肘子的推斷一樣的,這個杜鵑亭傳說就是杜甫居住過的水閣,其下就是白玉潭。」

「對喲。」周至想起門外的風景:「白玉潭下還有一個瀑布,那裡也能夠照樣復原嗎?」

崔主任說道:「那裡更是重中之重,必須要原樣搬遷的。」

「為什麼?」

「我們查閱過資料,英國著名的商人阿奇波德·立德曾經在一八七九年遊覽這裡,他在遊記《扁舟過三峽》中這樣描寫張飛廟:‘廟的一側有一道美麗的石橋,從橋往上看,只見一條瀑布從一個陡峭的窄谷中飛奔而下。這是我所見過的最完美的一幅東方美景。"」

「的確,白玉潭下的穿橋瀑布,算得上這裡最獨特的美景。」林婉秋點頭表示認可。

「所以在規劃設計裡,也要保留山門外的白玉潭瀑布。」崔主任說道:「我們會在新址人工開鑿一條山澗,填埋那裡原有的沖溝,使山水匯入到新開鑿的山澗,保持桓侯原有的景觀。」

陳經理說道:「不過新址原沖溝的水量不如舊址,因此我們會適當地人為補充迴圈水到白玉潭,以維持景觀。」

「厲害,如此一來,當真是全部景觀都移過去了,還能保證遷舊如舊。」對於這樣的工程,周至只能道一個服字。

「那是,諸多細節我們都會留意的。」陳經理說道:「比如結義樓這種頭盔式建築,全國就只有張飛廟和岳陽樓兩處地方存在,我們已經和那邊文保所取得了聯絡,學習到了拆建維修的經驗。」

「又比如扣在杜鵑亭瓦脊上的酒杯,是當時的工匠為了木楔不被腐蝕的創舉,我們也會給它們逐一編上號搬到新址,保證每個杯子都會回覆到原位。」

此外方案裡還有一些為了擴大遊客容量而設計的遊覽區,新廟的背面,將移植大量較大樹齡的柏樹作為背景樹,表現張飛剛直不阿、赤膽忠心的勇猛性格;

東區以恢復原廟東區園林景觀為主,同時補植一些較大樹齡的喬木;

西區恢復白玉潭景觀,在橋頭望雲樓的西側,設計一個大型的桃花園,突出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主題。

前區由於地形改造較大,同時處於從長江眺望張飛廟的視廊上,因此設計為草坪,區域性點綴低矮喬木、灌木,形成一個綠化小廣場。

原張飛廟沒有專用的旅遊碼頭,在新廟規劃中,還多了一個囤船碼頭,將來即便是長江中最大的旅遊船,

最新小說: 轉職老闆,全國天才替我打工 無限流:我鹹魚畫家努力不了一點 快穿種田:我是劇情補丁 舞姬修仙傳 全班都能聽到我心聲 錦鯉小主 說好組一輩子樂隊,龍族什麼鬼 都寵真千金,我走你們後悔什麼? 抗戰:開局旅長,帶雲龍混成元帥 大家都想飛昇,你下界了? [綜英美]座標哥譚肉鴿爬塔 七公主,擅長修仙 義勇有隨身老師 只想戰鬥的我卻成了萬人迷[ABO] 在狗血文裡驚呼我去 如今正是好時節 姍姍來遲的心動 婚後記事 完美世界之稱尊八域 我不是你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