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偌大的北禁苑落針可聞。
眾多皇族宗室,在聽見李道宗宣讀的那一刻,人都是懵的。
就好像估分覺得自己不是狀元也是榜眼,結果揭榜時卻發現自己恥辱落第一般。
當事實與預期極度不相符,腦子是會一瞬間空白的。
緊接著,一片譁然。
怎麼是李祐?
為什麼是李祐?
按慣例,不應該把最小的李明過繼過去嗎?
而且李明的生母還是李元吉的原配,於情於理,都合適得不得了啊!
而反觀李祐,他已經成年了啊!
將成年子女過繼,哪有這樣的道理?
李明乍一聽,還以為李道宗真的那麼勇,都敢現場篡改聖旨了。
但他的視線往旁邊一斜,看見了穩坐釣魚臺的李世民。
然後,他聯想起這幾天以來,房玄齡平靜得出奇的態度,母親楊氏更是淡定得都不來立政殿探望一下。
聯想起剛才李世民那句“別信外面亂傳的”。
他便意識到,不是李道宗紅脖子附體。
李世民打一開始想送的,其實就不是他,而是李祐啊!
確實,李明的生母楊氏雖然有段黑歷史。
但李祐生母陰德妃,更不是什麼好鳥。
具體來說,是陰德妃的父親,陰世師,不是好鳥。
那傢伙殺了李世民的兄弟李智雲,還掘了老李家的祖墳。
最後被李淵正義制裁。
也好,李元吉被殺時的封號是齊王,李祐的封號也是齊王。
齊王對齊王,絕配啊。
趁著這個機會,李明快速地掃了一眼自己的身周。
李承乾的表情明顯的有所扭曲,但只有一瞬。
他很快恢復了鎮定,甚至在感受到李明的視線後,還有餘裕露出慶幸的微笑,向他點頭致意。
把“幸好我們還是兄弟”的戲碼演得惟妙惟肖。
顯然,在幾次交鋒後,李承乾完全認可了這個弟弟的本事,並沒有寄希望於畢其功於一役。
所以心態還算平穩。
相比之下,李泰的表情就精彩了。
既有著“還好棒槌沒斷”的慶幸,又混雜著“這根棒槌出奇地難纏,用不好可能會誤傷自己”的難堪。
總之就是喜憂參半。
而三人中最小、和李明最親近的李治,則又與李泰完全相反,與李承乾也有所不同。
李治的表情完全沒有波動,仍然保持著靜候聖旨的姿勢。
明顯不合常理。
這種出人意料的爆炸性新聞,就連完全無關的路人都會忍不住打聽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