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嘖,高句麗有點難打啊。”
李明坐在侯君集的懷裡,騎著馬兒,率領不戴頭盔的赤巾軍騎兵,嗷嗷叫地追趕著十幾倍於他們的高句麗人。
事實證明,高句麗人還是比豬更難對付一點的。
因為他們會躲地堡。
高句麗人北起扶余城(現遼寧開原市)、南至建安城(現遼寧營口市),修建了一道千里長城,專門抵禦他的南方鄰居。
這道長城依託新城、蓋牟、烏骨等一系列山城,構建了一大片山城、河流、堡壘組成的聯防區。
說易守難攻都是保守的。
李明一行追到這道嘆息之壁前,也只能無奈地停下前進的腳步,望河興嘆。
赤巾軍雖然能打游擊戰、野戰和防禦戰,但對於古今中外的共同軍事難題——攻城戰,就有些力不從心了。
奶奶的,能大炮開兮轟他娘就好了……李明對著河對面的夯土城牆直齜牙。
“咳咳,殿下。”侯君集乾咳一聲提醒道:
“我們此行的目的,是接應潛入平壤城的尉遲循毓一行回來,不是為了殲敵。”
“哦,忘了,看到高句麗人就沒忍住。”李明拍了拍額頭。
不過不能趁高句麗士氣土崩瓦解的時候儘量殺傷有生力量,還是很虧啊,過兩年吞併他們的時候會造成很大的隱患……
李明對這道長城堡壘防線氣得牙癢癢,但也無可奈何。
平州的底子還是太薄了,赤巾軍缺乏相應的攻城裝備和訓練,兵力也嚴重不足。
高句麗人現在再菜,他也絕不能一時腦熱,悶頭衝牆。
容易把手裡的精英輕步兵都送了,將好不容易累積起來的優勢白白葬送。
難怪強如大唐,氣候也合適,仍然沒法把東北這塊地皮徹底吃下去。滅了高句麗,又來個渤海國。
在這有山有水的鳥地方搞城市化拍地堡,太不講武德了。
大唐或許能攢起一波軍隊,把高句麗揍得落花流水。
但要啃下堡壘群、徹底佔領此處,就只能日拱一卒、步步蠶食。
這就需要持久的後勤。
而這,正是遠道而來、補給困難的唐軍所欠缺的。
“我將來主政遼東,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李明正思索著怎麼用狂熱者破城市化這個千古難題,便聽見熟悉的聲音。
“明哥!我們回來啦!”
尉遲循毓、吳大娘和崔老先生等潛入高句麗的細作們,一個不少地邁出高句麗國門,騎馬淌過初春開化的河水,與李明一行會合。
“明哥!”尉遲循毓興高采烈地向李明他們揮手:
“高句麗國內已經亂了,我等出入暢行無阻,暢行無阻啊!哈哈!”
“辛苦你們了,立了大功一件啊!”李明熱情接見了三位餘則成。
同時,視線又好奇地轉向他們身旁,看著替他們仨打掩護的高句麗降卒。
嗯,沒錯,這幾位老哥也一個不少地跟著回到李明這邊了。
這麼說不夠嚴謹。
他們隨行還多了幾個女人和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