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便將李明殿下的豐功偉績、以及犬子房遺則的蛻變,一五一十如實闡述。
李世民悠閒地搭著扶手,手指輕叩,彷彿在欣賞胡姬奏樂。
“李明殿下深居廟堂之高,卻能心繫蒼生,尤為可貴。反觀其他膏腴子弟,生於安樂,目光淺薄,為蠅頭小利而內鬥不止,眼中卻容不下更大的世界。”
似乎聯想到了家裡的兩位“膏腴”,房玄齡的語調和血壓都不由得升高了,頓了一頓才恢復平和。
“故而,臣認為殿下可為子弟表率。”
李世民嘴角有了勾起的趨勢,又迅速撫平,雲淡風輕地說:
“子女的教育事關大唐的未來,朕一刻也不敢忽視。玄齡公不愧是朕的股肱之臣,竟能參透朕的良苦用心。”
房玄齡有些吃驚:“這都是陛下的安排?”
渣男李世民腆著個大臉,高深莫測地點頭:
“不然,一位稚童如何能突破重重宮禁。”
房玄齡倒真沒往這方面想,他以為李明真的天生神力,擁有“出街入巷如入無人之境”程度的能力。
因為這位皇子打從生下來就不安分,這麼多年下來,成功地給朝臣打上了思想鋼印。
原來是陛下有意為之?
帝王心術,恐怖如斯!
房玄齡忽然羨慕起了孔穎達。
要不是得為不成器的房遺直和房遺愛鋪路,他也想申請退休,歸隱山田作富家翁啊!
在這一刻,老師和他素未謀面的學生心靈相通了。
房玄齡滿頭大汗,腳步虛浮地走了。
李世民得意地叩著扶手,再也抑制不住飄揚的嘴角。
不知為什麼,老房似乎對自己更敬畏了。
哎呀真不愧是朕的好大兒,光提名字就能給朝廷權臣一通敲打了。
就在他即將離席時,一顆大黑炭頭上了殿。
“哦哦~敬德公,朕的門神。你有何事呀?”李世民端莊地坐了回去。
一看陛下心情不錯,尉遲敬德也不彎彎繞繞了:
“陛下,能不能讓李明殿下去小學,多輔導輔導臣的不肖孫?”
李世民深深地呼吸一大口氣,控制著嘴角的肌肉:
“朕不明白你在說什麼,你能具體說說嗎?”
…………
在“伴君如伴虎”的痛徹領悟中,尉遲敬德冷汗涔涔地離開了太極殿。
李世民的心情莫名舒暢,興奮地在殿裡來回踱步。
“哈哈,那倆老小子看朕的眼神都變了!”
開國的功勳文官武將,以房玄齡和尉遲敬德為代表,雖然能力超群、才華橫溢,但他們也是人,也會飄。
功臣集團之所以安安穩穩沒有作亂,全因為坐在龍椅上的這位,也就是李世民自己,就是大唐開國最大的功臣,鎮得住場子。
但即便如此,李世民也需要時刻鞏固自己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