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琅琊王氏,自東晉時代起,幾經波折終成豪門望族,簪纓世家。而折壽劉禹錫《烏衣巷》之中的王謝兩家,就是當時如日中天的兩大家族。只不過,當日與王家並稱兩大家族的謝家,已經不知身落何處。而王家,則成了千古名望。
琅琊王氏,朝暉堂。
日落時分,夕暉灑落,映照著這片古老的建築群。而朝暉堂之中,除了一人依舊在靜心修煉,其他人已經出去尋歡作樂。王兆安作為一族年輕一輩的翹楚,除了自身的天賦驚人,與他的努力也是息息相關。
王兆安緩緩合上手中的古籍,長處一口氣,緩緩說道:“進來吧。”
不知站了多久的小廝如釋重負,這才緩緩開啟大門,低著頭走了進來。
“少爺。”小廝跪拜在地。
“有事?”王兆安並未看他,雙眼眺向遠處那一排排書籍。
“是的,少爺。前兩天您讓我留意王啟的動向,今天終於讓小的找到了。”小廝稍稍起身說道。
“死了?”王兆安雙眼微微泛光。
小廝奉承道:“少爺英明。那王啟已經身死。小的找到他的時候,他的屍身被埋在地下。死亡原因則是一道利器從上而下,直接要了他的性命。”
王兆安微微點頭:“還有其他發現麼?”
小廝從懷中拿出一面鏡子,雙手奉上:“當時的場景,都被小的一一封存在玄天鑑之中,請少爺檢視。”
王兆安笑著說:“我就不看了,這玄天鑑你儲存好。以後還有用的時候。這件事辦的不錯,這個,就賞你了。”說完一道青光從他的袖中飛出,一柄魚腸短劍泛著凜凜寒光,漂浮在小廝面前。
小廝見此頓時大喜,連忙叩拜:“多謝少爺,多謝少爺!”
“好了,下去吧。”王兆安重新翻開眼前那本古籍,繼續鑽研。小廝聞聲,拿起魚腸短劍,退步離開。
不知是看到了哪裡有趣的內容,王兆安的嘴角微微上揚,輕聲說道:“生者可以死矣。”
自打成仙之秘一事公之於眾,天下隱隱大亂。經過幾日,果然成真。除了蘭陵地域之內的基礎滅門事件,其他地方類似的事情也是此起彼伏。
郭玉山,棲霞觀。
原本一老一少祖孫兩名道士再次愜意生活,不曾想午夜時分被山中精怪圍得水洩不通。
一蛇精化成人形,盯著棲霞觀的大門大聲喊道:“老牛鼻子,枉你往日揚言要講我們趕盡殺絕,現在算總賬的時候到了,你給我開門,出來與你爺爺我大戰三百回合!”話音剛落,周圍各種精怪附和之聲此起彼伏。
觀內,一老一少正滿面愁容地躲在大殿之內,朝著殿內唯一一尊神像不斷跪拜,口中乞求之聲不斷。外面精怪呼喊,嚇得小道士咧嘴大哭。老道士見了連忙摟住他,小心撫慰:“乖孫孫,沒事的,我們這裡是有結界,他們進不來的,不要怕啊,不要怕。”這話說得顫顫巍巍,恐怕連他自己對這句話也是將信將疑。
這棲霞觀往日香火鼎盛,老道士仗著自身有些道行,總是出門進山尋上一些精怪。一方面為了撮取精怪內丹以供修煉,另一方面也是震懾山中精怪。由於平日間老道士與靖安司一名監事有聯絡,經常來這棲霞觀喝茶,山上精怪一直是敢怒不敢言。現在天下眼見著就要大亂,靖安司已經無心於這些小騷亂。平日被壓抑得厲害的精怪便帶頭前來算賬。
“老匹夫,你給我出來!還我孫兒!”一老者拄著柺杖滿眼怒火地看向棲霞觀。
“開門!開門!”
門外精怪不斷叫喊,卻不見有闖入者,慢慢的,老道士的心中有了底氣。看樣子真的是祖先庇佑,沒有讓門外那幫被毛戴角、卵生溼化之徒闖進來。
“哼,任由你們在外叫喊,明日一早,我便前去靖安司,狠狠告你們一狀,到時候,定讓你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老道士口中惡氣叢生。
忽然,只覺天空之上黑雲籠罩,遮天蔽月。老道士見此頓時冷汗連連,慌亂不堪。他連忙拿出一柄桃木劍橫在胸前,想要給自己一些勇氣。可是當他抬頭之時,便知道這一切都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