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誥教的黑市被平,緊接著就是整座蘭誥教的人間蒸發,這個快要躋身宗門的黑馬突然間消失在了江湖當中,連同教內的祖山,乃至一花一草都沒有留下。
以蘭誥教為中心的方圓數里都是一片荒蕪,沒有人知道這個教派到底遭遇了什麼樣的滅頂之災。
總之這樣一個快要躋身宗門的教派就這樣無緣無故的沒有了,這讓江湖人想入非非,說法各異。
那日的生死戰過後,花溫香找到了一處僻靜地方休養生息,現在的他已是能熟練掌握神花的各種神通,在神花的幫助下,年輕人只用了一天一夜的功夫便差不多讓身體痊癒了。
這日清晨,花溫香來到了泊洲的寧海,九龍大橋就在這邊。
寧海這個地名雖然有個“海”字,卻是沒有海存在於此,這裡的百姓極其富有,只是本土百姓十分稀少,大多都是往來貿易的商人。
寧海之所以這般富有,很大原因是這邊有一座享譽天下的九龍大橋。
九龍大橋作為世間三奇觀之一,歷史悠久,建設恢弘,是尚益董傢俬底下最大的收入來源。
九龍大橋一次的過橋費為五十兩銀子,在普通百姓看來,這絕對可以說是一個天價過橋費了,有的商旅隊伍光是過這一次橋,就要花上兩三百兩銀子。
寧海這邊沒有碼頭,因此商人們在湘安與北雁之間來往,最方便的路就是途徑這九龍大橋。
過橋費雖是昂貴,可比起去往別的碼頭走水運,那也要來的實惠,而且走水運耽誤時間不說,運輸費用也只會更高。
所以商人們幾乎都會選擇走九龍大橋來進行兩地之間的貿易。
能在湘安與北雁之間做生意的商人,一般都是有些名氣,做大生意的,所以不差這幾個錢。
要說寧海這邊為何不設立碼頭,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尚益的董家不發話,那就沒有人該做這搶生意的買賣。
若是得罪了董家的話,那麼經商這條路算是走到頭了。
九龍大橋作為湘安與北雁之間唯一的橋樑,幾乎每日都會有許多人經過此橋,這也可想而知,九龍大橋為董家帶來的收益有多大。
董家只利用一座九龍大橋,便完全壟斷了兩地之間的運輸來往,而且叫那些商人不得不花錢過橋,這等生意手段即高明又有些不講道理。
花溫香來到寧海,遠遠便望見了一座恢弘大橋,大橋由九條龍交錯而成,寧海這邊看到的是龍尾,而北雁那邊則是龍頭,大橋的橋寬近乎有一里之寬,敞亮至極,整座大橋的外表都是石質材料,堅硬無比。
董家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派人來維護九龍大橋,其實擁有這樣一座大橋並不是什麼輕鬆的事情,大橋常年懸在天香江上,風化,雨淋等自然因素都會減少橋樑的壽命,每月光是維修大橋的費用就是一筆天文數字,絕非一般富商能夠承擔起的,而且天香江底多兇獸,時不時再有兇獸破壞大橋,那麼損失更是不可估量,所以董家每月都會派一位族內客卿來橋上坐那護橋人。
橋的入口由木樁封住,就和進城一般需要檢查貨物才能上橋。
有六人在這邊做那檢查之人,其中一人是一位戰藍境修士,花溫香一眼便瞧出了其跟腳,只是此人十有八九不是那護橋人,護橋人不出意外應該另有其人,而且境界只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