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人中了。
所有人的情緒被調動了起來。
“哈哈哈,有我,有我……”
又有人高聲大喊,興奮激動不已。
還在後面的沒機會上前的人,一個個羨慕不已。
有的檢視完之後,有些十里堡失魂落魄的被擠出了人群。
有人高中,自然有人落榜。
尤其是三大科,應考者佔了百分之八十以上。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競爭何其大。
中考者只有寥寥三百人。
“沒想到我們必生所學,竟然不如它人!”
“天下能人輩出,皆來應試大周科考,萬人取三百,確實不容易高中!”
都是讀書人,自侍才華橫溢,誰也不比誰差。
“別灰心,剛才教育部的官員不是說了嗎?今年特殊,大周連戰連捷,到處擴地建郡,官員缺口很大,天子特許下恩科一道,許未中榜者一次機會,我們還有機會。”
“有道理,我們去參加恩科,要知道以中榜者是不許參加恩科的,如此我們中榜的機會反而加大了!”
原本失落的眾人,不免又升起希望,眼睛漸漸放亮。
“只是這恩科,聽著便有些……怕是不及十科好,就算高中進了仕途會不會……”有人腦子靈活,光從這恩科的恩字中發掘出了不一樣的資訊。
恩科!恩科!恩典下來了,算是特赦。
做了官也比十科的正兒八經要矮一分。
讀書人最講一個面子。
放不下尊嚴的。
“以後在考吧,下一次我一定做好準備,定能高中!”
有人轉身離去。
不過剛走一步便有人道:“以後在考,要等到何進,教育部的官員說了,下次科考,快則是一年,慢則要三五載,諸位,我們有幾個三五載可以等!”
“此言有理,現在來長安的只是一萬人,換了明後年,關東學子必然增多,恐怖更不容易高中了,那時可沒有恩科了!”
“對,反正先考考,又不耽誤事,在長安還能多學點東西。”
這樣的情況在長安城中各坊不斷髮生。
有人高中喜極而泣,有人名落孫山痛哭流涕。
有人躊躇滿志,恩科再戰。
有人收拾行囊,返回家鄉。
更多的則選擇留在長安城,在長安只要有手有腳就不會餓死。
作為讀書人,不管是商鋪還是別的門類都願意重金聘用這些應考的學子。
有了生存的資本,長安的書店又是他們吸取知識之地,聽說聖地皇家圖書館快建成了,他們更不捨得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