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注意到了本片的編劇,是那個憑藉《美麗人生》拿到奧斯卡的神奇中國人。他拿出了一部好萊塢標準模板的商業片,這讓我很驚訝。
不過非常可惜,我覺得《初戀五十次》充滿了荒誕和異想天開,這次我給兩顆星!”
這傢伙當然是羅傑艾伯特了。
《初戀五十次》預算少,宣發不足,首映上座率不高。但憑藉媒體和影評人的不錯口碑,以及這個檔期二選一的情況,還是吸引了不少觀眾。
“親愛的,我們去看《魔繭》好不好?”
“我不想看幾個老頭子被外星人帶走!聽說《初戀五十次》很棒。”
“好吧好吧,我們去看這個。”
“哇哦,裡面的女主角真漂亮!”
從《羅馬假日》到《風月俏佳人》,此類的輕喜劇愛情片,任何年代都不會缺少觀眾。
後世不同了,後世在玩什麼《五十度灰》——虧得這部片拍在LGBT之前,不然就變成跨性別人士大戰跨性別人士了。
……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當《初戀五十次》上映一週,輕鬆達到2800萬票房,最終落腳點預計在6000萬7000萬時,哥倫比亞的慶功宴又開了。
普萊斯笑的嘴都合不上,道:“20世紀福克斯與中國人最早接觸,關係最深,他們竟然不捨得買一個故事,白白送給了我們!”
“他們被默多克收購,內部人員調整弄的一團糟,或許無暇顧及。”
“其實我也沒想到,這部電影有這樣的成績!”
普萊斯實話實說,以當今美國市場的體量,6000萬7000萬都能擠進前十了。而他們之前的估算,《初戀五十次》能達到4000萬就很棒。
“我們應該感謝一下那位陳先生!”
“當然當然,最好再請他寫一個新故事!”
《魔繭》的水準也很棒,這部片披著科幻的外衣,實際在討論美國社會老齡化的問題。相比較這個題材,觀眾們還是想看一場輕鬆又感動的簡單點的電影。
但留給這兩部片的時間並不多,眨眼到了7月初。
《回到未來》上映。
它拿了11周的票房榜首,最終北美票房2億多,全球票房3億多,年度第一。
而《初戀五十次》減少了放映場次,繼續見縫插針的撈錢,上映十六天票房突破了5000萬。各家公司也坐不住了。
陳奇拿了奧斯卡,但沒在好萊塢商業片範疇證明過自己,眼下成績出來了,自然不能幹看著。
特別是20世紀福克斯,相關人員被罵的狗血淋頭。其實也挺冤枉,公司被默多克收購,大家哪有功夫搭理一箇中國的電影人?
“我聯絡過了,他不在香港,回中國大陸了!”
“那就去找,蠢貨!我們才是他最早的合作伙伴,竟然被哥倫比亞搶了先!”
(打完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