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毅他們這麼一鬧,就不能在燕京關多做逗留!
就在靈毅他們離開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燕京關吹響了集結號。韓策作為大將軍,站在點將臺上,看著自己計程車兵,一個個雄赳赳氣昂昂的模樣,很是興奮激動,他等著一天已經等了很久。
以前每年都有戰事,但都只是小規模的劫掠隊伍,根本不是大規模的戰爭,在幽州駐守三十年,韓策前後共計服務了四個大將軍,現在輪到他當大將軍,戰爭終於拉響,這正是他一展拳腳的時候。
曾經幾次,他都上奏皇帝,請求出戰,為皇帝擴充疆土,穩固邊關,可是每一次都被魏志給攪合黃了,一次回京述職的時候,自己喝了幾口老酒,就藉著酒興,當場向皇上奏請出兵北荒,可是隆親王從中作梗,就連皇上都有意出兵,那個隆親王居然夥同一夥老傢伙,說出兵征戰只會平添殺戮,不利於民生,不利於邊境穩固。
那天魏志的話語一直在韓策的耳邊迴盪,當著文武百官,這個隆親王居然喝罵自己“進讒言,慫恿皇帝,誤國誤民!”
這些話韓策一直記在心中,這也是他對靈毅等人懷有敵意的原因。
這次接到皇帝的聖旨,韓策就積極的準備出兵事宜,特別是在糧草上,韓策花了很大的功夫。
他雖沒有親自指揮過大規模的戰爭,但是兵書閱讀了不少,知道戰爭打的就是消耗戰,所以每年他都大肆收繳糧草,特別是在接到聖旨後,他除了傾盡自己這麼多年的軍糧,還讓後方的補給隊伍,從每戶餘糧上再抽取三成的軍糧。
這樣一來,幽州的百姓就沒有了足夠的過冬餘糧,冬天或許還能堅持,到了春天青黃不接的季節,百姓的苦日子也就到來了!
韓策不會考慮百姓的疾苦,增加繳糧倒是讓韓策毫無後顧之憂,他雄心壯志,謀劃這麼多年,等的就是這一天,現在已是晚秋,他要做的就是在大雪下來之前,將軍隊打進北荒的極東草原,最好是能將極東之城一舉拿下。
大雪落下後,他就是要跟北荒打消耗戰,北荒苦寒,經不起消耗,這樣等到來年春天,大雪融化後,他還有機會再將部隊往前推進一段距離。
只要極東之城,被他攻下,那麼他的軍隊在草原上堅持過冬天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並且有著城池駐防,就算來年不能深入北荒,他也有城可守,整個極東草原都是他的,這樣一來,來年他大興畜牧業,就可以為後年,或者大後年的進軍埋下基礎!
這是韓策一早就計劃好的計策,同時也是得到皇帝陛下大力支援的,也就是在去年他向皇帝陛下奏請後,皇帝陛下大力支援他的原因。
皇帝登基十八年來一直有心擴充疆土,但是先有武治開國元老一力反對,朝野上下無一人敢反駁,後來武治身死,皇帝陛下看見了希望,準備大肆征戰。
可是雍州沒了武治鎮守,沒了武家軍,連年遭劫,耗費不少國力,根本沒有閒餘的錢財發起戰爭。
這幾年在魏志派兵增援雍州後,那裡算是基本穩定,可是這個魏志就是武治第二,無論大戰小戰,他都是以和為貴,從不主動出兵。
他不但自己不出兵,還在每次別人奏請出兵的時候加以反對,這讓皇帝陛下很是不爽。
但是又拿魏志沒有辦法,魏志一心駐守邊疆,勞苦功高,最主要是魏志身後有著太多的支援的人。
這幾年皇帝陛下也暗中扶持自己的力量,無論是軍中,還是朝廷,現在基本上下一心。
韓策在去年奏請出兵後,得到一道密旨,告訴他朝廷會在軍餉、物資等方面大力支援自己。
從原本的五萬邊防,十萬駐軍,韓策花費一年時間,已經發展到了十萬邊防,二十萬駐軍的強大軍隊。
又有皇帝支援,在裝備、戰馬等資源上,韓策得到了優厚的支援,現在他的騎兵、步兵,都不弱於幷州的兵馬。
最為重要的是,皇帝將一支攻城部隊也派遣到了幽州,要知道那支部隊的火藥,可是攻城的利器,韓策做過幾次試驗,只要拳頭大的一包火藥,他就能炸開一塊上百斤的石頭,只要佈置得當,防守的城門和城牆根本經不住火藥的幾次轟擊。
唯一的缺陷就是,火藥的產量極低,並且儲藏起來很是危險,他花了一年的時間,也沒有儲藏下多少火藥,但是應付極東之城還是足夠的!
韓策站在點將臺上,看著自己精心培養的軍隊,很是興奮。
“今天,我不是你們的將軍,我只是你們的戰友,我們是要一同征戰沙場的手足,你們是我費盡心血培養出來的戰士,我將跟你們同吃同睡!”
“明天,我會陪著你們並肩作戰,我們要殺入北荒,我們要浴血奮戰,我們要開疆擴土,我將陪著你們同戰同死!”
“後天,當曙光照耀在大地之上,我們一起凱旋,在這片廣袤的草原之上,我們就是真正的雄鷹,這裡是我們的天地,在這裡,我們一同接受皇帝陛下的封賞,我將陪著你們同富同貴!”
“我們無懼死亡,我們生而為戰,殺……”
韓策真臂高呼,將所有將士的熱血點燃,好像一股股巨浪,席捲四方:“殺、殺、殺……”
震耳欲聾喊殺聲,將這個草原變得熱血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