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些有能力與人族軍隊交戰的種族星球,就成了邊境星域,那些邊境殖民星球的戰艦駐軍就自然而然的多了起來。中央政府頒佈的星球駐軍限制法令,也就自然而然的打破了。
人類是群居性的侵略型生物,不斷與外族的戰鬥中,武器科技同時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像雷洛那樣有實力在政府軍難以管轄之處,天高皇帝遠的星系發展私軍的人,可不止一兩個那麼少...政府軍強大時,他們會老老實實的盤踞在原地蟄伏,政府勢力一旦衰弱,這些傢伙還怎麼可能老實的呆在原地呢。
人族也算是進取的生物,進取的另一面就是貪婪!他們的殖民擴張步伐一直都沒有停止。不斷的擴大領土星域。
轄區大了,通訊自然要跟上啊,可是在宇宙中架設紛繁複雜的通訊網也無法保證資訊的完全暢通,中央的命令難以準確及時的傳達到各星系...也許如今人族內部的紛亂境況還是人類自己的原因造成的。
不,不是也許!就是人類自己造成的。
終於有一天,人類的偵查機發現了Protoss人與蟲族交戰的部隊。當人族由星際巡洋艦組成的侵略大軍在與Protoss光明神殿守護艦隊交戰並失利之後,人族以母星地球為中心的西南方向擴張軍就停滯了。西南方面大量的星際殖民艦隊也因為軍隊遇到了強大的外星文明,而不得不停飛。
人類揮出的拳頭遭到了鐵板迎頭拍下!隨後,戰爭頻頻失利,內戰也爆發了,其他邊遠星系出發的政府軍直屬星際殖民艦,也都因為內部的供給緊張問題停止了遠航。
人族力量開始收縮,漸漸的逐步邁進了混亂的內部勢力整合時期,各大軍閥勢力早已蓄勢已久,而雷洛的造反勢力實力大萎縮,也只是人族混亂時代的序章罷了。
“嘿,軍用四級步槍,非壯漢不能使用哎。”一名十歲的克隆人老兵從外側佈滿彈孔加凹痕,破碎的簡易裝甲掩體蓋後面,輕輕拉輕輕拉,不一會兒就在一堆變了形的金屬破爛中抖落出一隻通身烏黑鋥亮的長槍,上面還掛著一隻斷手。
打掃戰場的拾荒車隊緩緩的移動著,克隆人老兵將槍身上的斷手拿在手中,用眼睛打量著:“雷洛軍的步兵裝甲還不如我們嘛。”隨後熟練的清理著槍內的能源彈匣緊接著將九成新的步槍扔進了十幾米外的車輛拖斗中,死死的扣在槍身上的不值錢斷手,自然是扔在地上。
因為星府基地遭到長期圍困,城內物資缺乏,所以戰役的間隙中,守軍會抓緊時機派遣一定數量的部隊離開防禦基地到戰場上去收攏有限的物資裝備。
人類是個欺軟怕硬的種族。對手強大時,採取退避;躲讓;防禦妥協政策,對手弱小時採取欺壓;巧取豪奪;消滅政策。打厲害的打不過,在家裡打自己人倒是很有一手的。雷洛自從天龍星系戰艦主力大損之後,幾乎一夜之間從百分之七十的人類統治者變成了不足百分之五。
原先因為政府軍式微而倒向雷洛軍的各個大,中,小勢力雖然沒有倒向雷洛的死對頭政府軍,卻也形成了無數的割據星域。雷洛最後的老本鴻坤星系永久型空間跳躍點伸到人族腹地星域周圍的幾個勢力,都成了雷洛近期的首發目標。
為了防止政府軍快速反撲滅亡自己,在雷洛的授意下戰艦船塢技術已經有目的的洩露了出去!而距離鴻坤星系跳躍點比較近的勢力,雷洛軍要在這些勢力造出星際巡洋艦之前佔領他們。
可是雷洛現在是隻掉了滿嘴大牙的老虎,自己戰鬥機編隊大把大把的,就是也沒剩幾艘戰艦了,都是鴻坤星系兵工廠現造的...他拿什麼去威脅別人啊。畢竟人族的空戰宇宙戰的最強武力就是星際巡洋艦了,要是隻有普通的戰鬥機編隊去侵略,誰會怕你呀,這年頭除了戰艦的技術船塢一般勢力造不出來,那些小飛機誰沒有啊。
所以雷洛聰明啊,閃著精光的眼珠一轉,有辦法!他拆星球級別鋼鐵要塞!用雷洛的話來說:“我可沒必要把自己置於死地為別人守護家門,如果我遭到別的勢力進攻,蟲族又剛好打過來,那腹背受敵我死定了。”
於是,接近中等行星大小,在塞爾納加戰爭時期由政府斥資無數製造的鋼鐵要塞,由於太大而無法透過跳躍點,只有被拆解分批運輸。一顆鋼鐵要塞要拆解成上億份千萬噸級的元件才能拖運過跳躍點,拆解運輸再重組的工程浩大,短時間內難以完成。在透過星球鋼鐵要塞元件透過跳躍點之後重新組裝完畢發揮武力威懾力量之前,雷洛的戰艦都要執行護航任務,這些鋼鐵要塞的元件運輸絕對不能出現一絲危險。
因為空軍沒有星際巡洋艦參戰,只能依靠空軍,所以每一個星球都是艱苦的攻堅戰。雷洛軍的主要發展方針是強化宇宙中的戰艦部隊,其地面戰的克隆人兵團...論裝備火力與戰鬥力,還真不怎麼樣。攻擊跳躍點附近勢力的任務,雖然空軍薄弱難以完成,卻也只能全部落在登陸部隊頭上。
損失了大量的戰鬥機和空投登陸步兵之後,雷洛軍不計傷亡的在多個星球快速展開強攻,他們連基地都不修築,只搭建的簡易營房,力求在一星期內佔領這些殖民星,為星球級別的鋼鐵要塞重組創造安全的外圍環境。
這是其中一場城市防禦戰,由樓蘭星系的一座殖民星星府基地為中心展開的,覆蓋大半個星球的大型地面戰局。
這個婁桑星是個地表平均氣溫負二十攝氏度左右的寒冷星球,由於該星球附近星域沒有距離比較合適的恆星,也就是說這顆殖民星沒有太陽,星球大氣層足以擋住宇宙中微弱的光源,也就是說這裡沒有白天只有夜晚。幾乎沒有空氣汙染問題,星空是一直很清晰的。
星球大氣層內部很久才會形成些許暖流,所以,由於高空沒有冷熱空氣的對流,星球表面很少下雨下雪。
人族為了在這裡開採礦產和殖民,全部都生活在堅固的堡壘型生態防護罩裡面。這些人類聚居的堡壘基本都建立在礦脈上,也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戰役的攻堅目標。
為什麼這種氣溫過低環境惡劣到鳥不拉屎的寒冷星球也要殖民呢?因為現在在打仗嘛,氣候宜人礦產豐富的星球太危險了,這種苦一點的地方相對來說可就安全多了...可是雷洛的叛軍依然要掃平這裡。畢竟敵人的境況也不算好,很悽慘生活環境很差...那也依然是敵人,是敵人,就還是要消滅的。
“快快快,都上來,雷達顯示敵人的部隊開過來了!”駕駛拾荒運輸車的普通人類下士在通訊器中大聲呼喝,收攏著自己的克隆人步兵歸隊上車準備撤回基地。
十幾輛運輸車像躲雨的螞蟻一樣快速的向基地防護罩靠近。生態圈防護罩基部碉樓的轉輪電漿槍管瞬間彈射了出來,射程達到三千米的能源電弧,雖然威力較差,但是貴在打的遠而且命中能力精準,並且對機械兵種的傷害格外的大一些。
雖說攻城戰本身就沒有什麼花巧可取,但是攻堅的衝鋒部隊沒有移動能力達到非常快級別的佈雷車開道,轉而依靠體型巨大速度卻與步兵相近的機械巨人開道,遭到迎面而來的電弧網攻擊之後,克隆人步兵固然是造價低廉,死了也就死了,可是機械巨人的造價是一個頂的上百餘名步兵啊。雷洛軍地面部隊的戰鬥力的確很差,不僅僅是裝備差,指揮官的實力也不行,估計優秀一些的軍官都留在空軍部隊了。
進攻部隊前列的機械巨人裝甲板相當厚實,完全可以承受中小型炮彈的轟炸,步兵槍彈的攻擊力對於它的裝甲來說也很難湊效。但是電漿槍的攻擊恰恰鑽了金屬兵種的空子,過量的電流不僅可以讓厚厚的金屬裝甲層無效化,還能短暫的使機甲能源迴路失控,更能有效的電死座艙封閉不嚴實的駕駛員...
不過就算駕駛員座艙封閉的很嚴實,那也是經不起多次強烈電擊攻擊的。
遭到電漿槍的遠端打擊之後,在軍前開道的機械巨人編隊陷入了短暫的癱瘓中,雖然在幾秒鐘之後電弧就會消散部隊可以繼續前進,但是機械巨人座艙內的駕駛員可無法承受長時間的電弧攻擊,普遍肉體強度只有五十到一百左右的人族士兵怎麼可能受得了不斷的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