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天道北斗少君,那紫薇峰一脈的王清源!
這一下,長江岸邊的諸多酒樓上就炸了鍋,不等扁舟靠岸,就嘩啦一下出來了上百人。
這,就是九州。
這,就是修行界。
王清源頗有些無奈,被當成了猴子一樣觀摩,這樣的場面,顯然他感覺並不好。
“北斗少君,渡口縣李林領教高招!”
扁舟剛一靠岸,人群中就有一個年輕男子跳出來,約莫十八、九歲,手持一口厚背朴刀,目光湛亮,躍躍欲試。
“還有我孟長奇!”
“渡口縣正德道觀少主,石樂志!”
……
須臾間,就有五六個年輕人橫亙在了身前,以王清源的眼力看來,修為最高的,肌肉緊實飽滿,約莫有了百斤氣力,而修為低的,居然才是打熬練體的功夫,且尚未圓滿。
王清源有些想不通,見過了他剛剛出手,這些人怎麼還有膽子跳出來,年輕欲成名?如此就有些魔障了,是真正看不清自己,平日裡修身養性,都只流於表面,而沒有將道理讀到骨子裡去。
腳步一動,幾個年輕人眼前一花,就失去了王清源的身影。
好快!
他們猛地轉身,就看到王清源的身影赫然已經出現在背後十丈開外。
穿過這渡口縣,就要正式進入涼州境內,初次下山,雖然是無心之舉,王清源已然感受到聲名的累贅,他不欲在此地逗留,但往往天不遂人願,他剛剛穿越人潮,就被人截住。
一名身著枯黃僧衣的年輕和尚,看上去約莫弱冠之齡,樣貌普通,背一口四尺來長,古樸無華的黑色戒刀。
王清源止步,看向前方十丈外的年輕和尚,僅是氣機感應,他就明白,這絕非是此前那幾個華而不實的年輕人,而是一個真正的年輕高手。
“大師緣何攔路。”王清源道。
“小僧佛門蓮華寺空殤,等候少君數日,只為試刀。”
枯黃僧衣的年輕和尚一開口,王清源就心中一凜,佛門蓮華寺,是涼州境內的頂尖大宗,於佛門更有非同一般的地位,與須彌寺,雷音寺並稱為三大淨土。這位蓮華寺的年輕和尚空殤,居然在這渡口縣等候了他數日。
而王清源這一止步,本來長江邊頗為失望的一干修行人又再次興奮起來,這一次他們沒有靠得太近,一來是怕再次驚走那北斗少君,二來王清源二人立於長街之上,無形中氣機散溢,瀰漫虛空,普通修行人甫一臨近,就感到極為壓抑,呼吸都生出凝滯的跡象,頓時不敢過於接近。
“佛門蓮華寺的和尚?”
“佛門清靜,蓮華寺雖為頂尖宗派,但歷代門人稀少,近二十年,都不見傳人臨世,沒想到都到了空字輩,猶記得上一代靈荷大師拈花而笑,證道元神,獨行百里鎮殺六指琴魔的盛事,轉眼間,仔細算算,這都過了二十三年了。”
有修行界廝混多年的老人感嘆,歲月催人老,一代新人換舊人。
長街上塵土輕揚。
王清源看前方的空殤和尚,來自涼州佛門蓮華寺的年輕傳人。
“在下籍籍無名,不過初出茅廬,大師為何選中在下。”
王清源並不認為易洛山下攔江一戰,自己的聲名這麼快就傳遞到達了涼州境內。
枯黃僧衣的空殤和尚看上去風淡雲輕,此時雙手合十朝著王清源一禮,道:“家師曾言,寺中《無垢般若刀》唯有以玄天道紫薇峰《紫薇天刀》喂招,方能臻至巔峰圓滿之境,今日小僧唐突,還望少君不吝賜教。”
《無垢般若刀》!
不遠處有九州遊俠似乎想到了什麼,驚呼道:“這一代蓮華寺傳人,居然是以《無垢般若刀》出世!”
說起來,而今知曉這一門刀法的修行人並不多,蓮華寺近幾代以來,寺中高手皆是以一門《迦葉指》證道元神,登臨真人,少有人知,千百年前,蓮華寺真正鎮寺神通功法,實則是一門蓋世刀法,與道門的四方帝刀不分上下,號稱“無垢無淨無常心,渡苦渡惡渡菩提”,說的就是這門《無垢般若刀》。
心中一動,略一沉吟,王清源道:“空殤大師,請!”
“多謝少君成全。”
空殤和尚雙手合十再行禮,而後轉身邁步,他步子不快,自有一股出塵的氣質,但每一步落下,腳下混沌氣流淌,就生出一朵朵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