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玩笑,他太高估自己了。”
有外院中的年輕高手搖頭,彼此交談,雖然當日盡皆被王清源擊敗,但是面對這古來橫亙在所有玄天道弟子面前的大山,他們並不認為王清源能有絲毫機會。
《玄天功》第九層的功力,十三年來,清字輩陸陸續續,也有近二十人成就,其中不乏驚採絕豔之輩。而今身在諸峰諸脈,這十餘年來行走九州,都闖出了不小的聲名。遠不止一州之地,更有如神門劍子那樣的天人榜人傑。哪一個,都不比王清源遜色分毫。
不可否認,王清源的修行速度,放眼整個玄天道,也寥寥無幾,但這也恰恰是其軟肋,再驚採絕豔的人物,這樣的速度。也絕對不可能打下牢不可破的根基,至少在一些人看來,王清源這九層《玄天功》的根基,未必有那走在前面的近二十人來得更加牢靠。
這一次進入傳法樓後院,王清源只是在泉潭邊盤坐下來,他閉目凝神,慢慢消化腦海中銘刻的數千上萬本典籍。
這一盤坐,就是整整一個月。
一個月未出傳法樓一步,期間,也有外院弟子小心窺探。在看到王清源盤坐的身影后就悄然退去,傳法樓有規矩,參悟第十層《玄天功》。後院所在每次只能有一人涉足。
紫薇峰弟子王清源苦悟十層《玄天功》,坐關於應天峰外院傳法樓中。
這是應天峰外院傳遞出去的最新的訊息,更多的諸脈弟子搖頭,有些東西,不是坐關苦悟就能夠有所成就的,若是如此,九州史官也不會專門為天下築基功十層功力者專門作傳,天下九州億萬人口,群仙冊留名不是地方誌。事無鉅細都可記載,那是榮耀。是一個時代的命運軌跡。
能夠進入一個時代的命運軌跡中,可見是怎樣的艱難。一個時代,年輕一輩也未必能有幾個人做到。
……
一個月後,三月天裡鶯飛草長。
泉潭邊也生出一些青嫩的草葉,有一朵朵不知名的白色小花綻放,花香清幽,並不濃郁,卻帶著勃勃的生機。
王清源睜開眼,他目光溫潤,身上散出來濃濃的書卷氣,這一刻,他彷彿就是一名飽讀詩書的才子,氣質中都裹挾著淡淡的書香。
整整一個月,他勉強將腦海中數千上萬本藏書閱盡,但也只能停留在讀過,略知一二的層次上,即便以他而今的精神力修為,想要深入淺出,全部領悟也不可能,其中蘊藏的道理,分門別類,經史子集,天文地理,太多太多了,術業有專攻,他博覽群書,再想一一精通,就不是現在的他可以做到的。
儘管如此,王清源也收穫頗豐,靈思愈敏捷,乃至於拳法刀法上,只要念頭一動,就能生出諸多想法,很多此前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地方,也都豁然貫通,心中再無疑慮,有一種全身通透,無所窒礙之感。
“道理支撐力量,力量才不是無根浮萍,而有了力量,更能支撐起道理,建立永恆不滅的秩序,這也是人道綱常,氣運綿長的根本所在。”
此時,王清源再看一些道理,就不是站在個人的角度,而是放眼整個九州,乃至是整個天下,這是隨著道理的積累,慢慢生出的質變,這是眼界的提升,道理開闢胸襟,力量填充胸懷,自然生出了幾分博大的氣質。
風水堪輿中,這也是一種格局的成長,這一個月,王清源對於風水之道領悟更進一步,明白了道蘊於天地之間,學習道理,就可以令人心與天地脈絡的契合不斷加深,順應天地,自然可以順風順水。
這也與《紫薇天刀》的總綱不謀而合,唯有秉天承命,才能掌天之威。
起身,再看一眼身前泉潭裡的五色奇石,王清源搖搖頭,顯然是機緣未至,或者是他積累還不夠,不過花了一個月出頭的時間,再待下去就是白白浪費時間,關於奇石的神形,乃至這傳法樓後院種種,他都銘刻在腦海深處,若無必要,卻是不需要再來了。
走出後院,八卦道門前,值守的執事道人坐在一張包漿濃厚的老藤椅上品著清香的山茶,此時看到王清源再出來,就霍地起身,眼巴巴看著他,問道:“領悟了?”
王清源搖頭,執事道人露出幾分意料之中的神色,同時又有些惋惜,道:“慢慢來,一個月不行兩個月,兩個月不行三個月,不過要記住了,千萬不能過三年,年輕人的時月寶貴,三年不築基,就太晚了。”
但轉念一想,就算過去三年,眼前這少年也不過十九歲,都未曾及冠,相比於這一代諸多清字輩弟子,委實太過年輕了。
等到王清源離去,扎巴扎巴嘴,這名靜字輩的道人才捋了捋下巴,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很快,王清源參悟《玄天功》十層未果,黯然離去的訊息,就被有心人很快傳遍了整個玄天道山。
“很多人年輕時都曾有過幻想,希望奇蹟能夠生在自己身上,直到自己慢慢老去,年紀越來越大,才終於現,自己其實也只是一個普通人。”
“不要抱有過分的幻想,腳踏實地才是真。”
“可以有勇猛精進之心,但也要有急流勇退的毅力。”
這是諸脈一些靜字輩的執事、護法的感嘆,當年未及而立之年,十幾二十幾歲的年輕歲月,他們何嘗沒有過縱橫九州,睥睨四方,奇遇在我,笑傲九州的念頭,但想象只能是想象,修行之人最不能有的就是空想,年輕的夢最終還是破滅,他們慢慢認清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年月打熬,才有了今日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