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和容……”
從聖人目光微凝:“知錯當改。”
沉和容澹然:“聽聞您萬事萬言以至聖先師為綱,大家道不同,不相為謀,雖說道理不辯不明,但眼下看情況,不合適你我細說了。”
從聖人聞言,再仔細上下打量,然後徐徐說道:“冥頑不靈。”
他目光再掃過李書樓、雷瀚等人:“一丘之貉。”
說話同時,他雙手端正捧起的竹鞭,就忽地飛上半空。
沉和容身上亮起文華才氣凝聚而成的光輝,氣沖斗牛。
在張東雲無敵城相助下,她修為從第十五境提升到第十六境。
文華才氣凝結成的寶光,於半空中顯現文曲星照,閃耀四方。
以沉和容之才,縱使第十六境儒家亞聖之身,亦可同大多數第十七境高手爭鋒。
至少,從聖人本身的才氣,並不勝過顏聖人、路聖人。
但那竹鞭凌空打落,卻直接抽碎沉和容書寫的眾多墨字。
甚至連她的文曲星,都險些被打落。
在場眾人,哪怕不是修行儒家,面對那根竹鞭,都心神飄搖,受到威懾。
沉和容作為儒家修行者,更是感受明顯。
因為那是至聖先師昔年的教鞭。
別人舉頭三尺有神明。
儒門舉頭三尺有老師。
一竹鞭打下來,所有人都得挨著。
“正因為如此,所以,這不對啊。”
沉和容輕嘆:“求學問道,不該是這樣的。”
她頭頂文曲星再次亮起,並大放光彩,文華才氣瀰漫開來,重重道理在其中交織,蘊含教化眾生之恢弘。
海納百川融匯見賢思齊的經典義理,讓沉和容修為實力再次憑空漲一截,赫然也達到第十七境,成就儒家聖人之身。
此境一成,沉和容頭頂文華才氣凝聚為一線,直通上空。
看似微弱,但百折不撓,屹立不倒。
縱使至聖先師的教鞭,也不能將之打斷。
“縱使前路崎區,吾仍上下求索,未知、黑暗與枷鎖皆不可阻。”
沉和容忽地恬然一笑:“言不必稱聖賢,不代表全否定前賢之言,可惜,這在您眼裡,已經是大逆不道了。”
從聖人漠然:“老師亦講三省吾身,但這訴求於己,不是你離經叛道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