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願意聽命於長安。”
古樸回答,叫一眾同門驚訝。
並非驚訝於自家掌門有此決定,而是驚訝對方的果斷和平靜。
“蘇破,在長安。”
古樸環視周圍眾人,神情平和:“與之交流切磋,我可以更進一步完善本派劍法。”
眾人聞言,皆若有所思。
古樸繼續說道:“雖然因為他的緣故,本派先前橫生波瀾,不過他登山挑戰,只是一個誘因,根本還是在於我這個掌門失職,使得本門內部出現裂痕,最終才會一發而不可收拾。”
“掌門何出此言?分明是韓飛羽等人包藏禍心。”眾人聞言,連忙開口。
古樸擺擺手:“至於說蘇破,我雖敗在他手上,但對他並無怨恨,他讓我,讓我們知道,本派劍法,還有很多不足。
真要說的話,我對他佩服居多,這些年來他雖然借本派蜀山劍峰修練,但我們也得益於他的劍法,算起來,於我等有半師之誼。”
一位長老嘆口氣:“掌門做主吧,老夫沒有異議。”
其他人亦紛紛點頭:“謹遵掌門吩咐。”
古樸點點頭,然後站起身來:“既如此,我往長安城一行。”
說罷,這位蜀山掌門辭別一眾同門後,徑自前往東疆長安城。
同一時間,和蜀山同在原先大豐皇朝境內的另一大修道聖地內,此刻也陷入爭論中。
這裡是中土佛門三寺中,如今碩果僅存的菩提寺。
菩提寺裡,心和方丈靜靜看著一眾同門:“大家作何想法,不妨暢所欲言。”
“方丈師兄,你我畢竟皆出自雷音寺傳承,昔年同門師長音容笑貌還歷歷在目。”
一個老僧輕聲嘆息:“我們不尋十二閻羅報仇無妨,他們善待百姓,我等幫一把手,消弭戰亂亦是佛家慈悲,但如果我們就此成為十二閻羅下屬,俯首聽命任其驅使,我確實覺得有些不妥。”
心和方丈微微頷首:“我亦是相同看法。”
他再看其他人:“你們呢?”
有人提出不同說法:“我等留下,雖聽命於長安,但觀十二閻羅近年來行事作風,雖顯霸道,但無荒誕之行,亦不禁絕我等弘揚佛法。
我覺得我們留在中土,才是承繼雷音寺衣缽,如果我們都走了,中土便再無雷音寺傳承,天下各地佛門弟子,都將失去庇護,難免為道門、儒家所壓。”
心和方丈面上並無不滿之色,他轉而看向自己身旁。
這裡,一個年紀看上去還不到二十歲的年輕僧人沉默端坐。
直到心和方丈的視線向他看來,他方才開口:“陛下有言,菩提寺並非長安敵人,是以去留隨意,但留下之人,必須忠於長安,反覆者絕不姑息。
對於離開者不做留難,可他日若是刀兵相見,亦不留情。”
這僧人那正是慧明小和尚,奉了長安命令來訪。
殿內菩提寺眾僧聞言,都微微頷首。
心和方丈開口說道:“離開,不表示今後與長安為敵,願意離開者,隨老衲來,願意留在中土的人,隨慧明師侄一起前往長安城覲見。”
菩提寺眾生不論去留,盡皆雙掌合十:“是,方丈。”
蜀山、大宣王朝、菩提寺如此,餘下勢力稍遜色些的門派佛寺道觀書院,自然更不例外。
長安城在中土已經是毋庸置疑的獨霸天下。
眾人自然紛紛歸順,一時間整個中土人流滾滾,都向東而去,朝拜長安,表示歸順之意。
看似人多,但隨便撿出一個來,都有九境之上的高手坐鎮,比當年東疆諸勢力要強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