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習慣,能忍住,還是儘量忍的好。”
對張東雲的突然現身,沈和容不覺意外:
“這人雖不知小妹當年習慣,但如果經他口傳出去,便有可能落入當年故人耳中,暴露小妹現在的底細。
敵明我暗,事半功倍,敵暗我明,事倍功半。”
說話同時,她身形從白衣青年,變回原本的女童模樣。
張東雲言道:“出言使人正衣冠,很平常的事情。”
不會被發現,某人有強迫症的習慣……
“與小妹先前給他的印象不符。”沈和容搖頭:“一點一滴的小事,尤其不容輕忽。”
張東雲失笑。
“你覺得此人是可造之材?”他轉而問道。
沈和容微微一笑:“只是埋下一顆種子,至於最後能結出什麼樣的果實,小妹不會強求。”
張東雲微微頷首:“不過,當世儒家都醉心於文章詩詞,你轉回對文字的深入揣摩,倒不失為一條妙道。”
沈和容微微一笑:
“小妹當年鑽研經義文章詩詞,偶有陷入瓶頸之感。
小妹思及最初道路或許太順,積澱不夠,因而轉頭重新從最基礎鑽研。
受道家符篆啟發,最終揣摩出一條新路子,偶然得之,叫大哥見笑了。”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張東雲言道:“你說自己根基不牢,我卻說你正是積累深厚,才能別出心裁。”
“大哥過獎了。”面前女童聞言,眼睛微微一亮。
“大哥你剛才一句詩,倒是闡明瞭小妹當時心境,頗見妙處。”
她望著張東雲:“大哥從前可真是深藏不露,你若是修我儒家法門,成就未必低於武道啊。”
張東雲搖頭:“不可能。”
沈和容有些意外:“大哥何必過謙?”
“詩並非我所作。”張東雲神色坦然:“所以也只得這麼一句,無前無後。”
事實是,他記不得句子前後部分了,只能勉強記得原作是一首七律。
前世能被他記住的詩句,基本都是傳頌極廣的絕世佳句。
但他也就是記住最有名的那麼幾句,能完整背下來的詩詞非常有限,屈指可數。
穿越過來的這個世界,倒是有修行蓄養文化之氣的儒家法門。
但不適合他這個文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