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福海一聽張成玉要到郵局核實,覺得確實沒法在瞞著才子匯款的事了。
嗨……!孫福海嘆口氣,說:“老張大哥,才子確實……確實匯款回來了。不過他沒寫具體在哪啊?你不信?你……你可以去郵局查查那張匯款單,看看上面到底有沒有詳細的匯款人地址?”
張成玉一聽,覺得孫福海沒說假話,沒辦法只好回去。
第二天,張成玉託人到郵局詳細的查一下匯款單。張成玉看著這張匯款單,但是上面果然沒寫具體的匯款人地址,張成玉只好作罷。
自從孫家備齊了蓋房子的磚瓦石木料,村裡的人開始對孫家另眼相看了,有的村民有事沒事開始往孫家溜。好像到孫家能得到什麼新聞似的,孫家也不像以前那樣摳門了,家中總是預備幾盒好煙,鄰居啥的一來就拿出來招待一下。
此時,才子的兩個弟弟,都在唸書,兩人知道哥哥匯錢回來自然也跟著高興。一提到哥哥也有一種自豪感,不像以前人們一議論哥哥都感到壓抑。
這樣,孫家人在村裡也抬起頭來了,不像以前人們議論才子的事他們都是繞開著走,現在不同了,才子在外邊賺到了錢,有出息了,孫家人自然也沾光,走起路來也挺胸抬頭。
孫家人也感覺到了村裡人對自己的態度也是一個大轉彎,以前和人家說話,人家會用鼻子哼!現在就不一樣了,人家會很熱情的說“是小三啊,個子都長高了……。”說這樣的話,很多時候村民都是帶著笑容。
當然了,這些村民就是這樣子。他們的思想還是很陳舊、很簡單、很現實。他們不會刻意去掩蓋自己的思想意思,因為他們認為那樣是沒必要,都是同村的人,誰不瞭解誰啊!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好就是好,壞就是壞,這些東西在村民心中都有譜。
一晃春節到了,孫福海到市場買了幾百元的鞭炮,辦置了比往年多幾倍的年貨,又買了一臺電視機。
才子媽明白,這是孫福海刻意這樣做的。多放點鞭炮崩崩這些年來窮日子、崩崩給自己帶來的心理壓抑、崩崩這幾年的不順。
這是一種極好的宣洩方式,孫福海和才子媽也知道。這些錢一定是兒子用汗珠子換來的,可是就是抑制不了這種情緒。好在匯來的錢充足,一時半會也不會花完。
此時,村裡人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故事。村口幾個村民在嘮著閒嗑有人說:“才子那孩子在外邊發了大財,你們知道嗎?”
另一村民問:“誒啊!我到是聽到點,但不知道在哪發的財?”
另一個村民笑著說:“我聽說。那小子,每年都往家匯一大筆錢吶!孫福海買的那些磚瓦木料都是那些錢!“
開始說話的村民說:“誒啊,你們還不知道吧,那小子,今年匯來一萬塊。”
另一村民笑著說:“啥!一萬?真的不知道啊?那是三萬。”
另一村民說:“才子那孩子是不是搶銀行了,幾年的工夫怎麼能掙到這些錢等的呢?”
開始說話的村民說:“搶銀行,你敢搶啊!不怕掉腦袋!哼!”
另一村民說:“你們知道啥,我聽說,老丫跟本沒丟,她和才子那小子現在在一起呢!老丫根本沒去赤山。”
開始說話的村民說:“瞎扯,老丫沒丟怎麼不和家裡聯絡?”
另一村民說:“老丫怕張成玉知道,會把她找回來。老丫和才子那小子不就分開了!”
開始說話的村民說:“這些都是大夥瞎說的,我看才子發財才是真的。”
這時,有人村民走來,幾人停止嘮這些事。
也奇怪,自從孫福海置辦了磚瓦木料堆放在自家門前後,孫家的三親六故、七大姑八大姨一改多年的疏遠。開始有了來往,相互串個門認認親,這樣一來確實增加一些感情。
孫福海對這些自然明白,他們原來是瞧不起自己窮,都怕在他們身上粘補點啥。
現在不同了,自己家有錢了,他們也會在他的身上粘補點好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