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吳世榮倒下時也沒有閉眼,因為他沒想到,自己的大當家的,歃血為盟的好兄長,居然在自己背後出劍。他被衛長風饒了幾次,卻沒有被大當家的饒過一次。
衛長風卻沒有注意吳世榮,他在看著那把劍,他的表情十分怪異,就如見了鬼一樣。
那人慢慢站起。此人身材不高,但顯得極是結實,身著一襲黑衣,臉上蒙著黑布,居然不露真容。
此時漢軍人眾已經紛紛趕到,與伯夷幫人撕殺起來,伯夷幫計程車卒們人數既少,武器又差,訓練不足,加之被打了個突發其來,從一開始就處於劣勢,不一會兒就散開了,被漢軍趕的四處亂跑。
這一片混亂中,這個蒙面人卻與衛長風靜靜相對而立。
蒙面人掃了一眼戰場,嘆息道:“衛將軍果然厲害,此役我動用了全部軍力,本想著一戰畢其功,沒成想反而一戰盡沒。”
衛長風仍沒有回答,他的眼睛死死的盯著那把劍。
此時那劍已經收劍入鞘,但劍柄當然在外面,只見劍柄上光華閃爍,色做七彩,居然是有寶石鑲嵌,而且那寶石色彩絢麗,直如流水,實在是世上罕見的寶石。
那黑衣人全不在意衛長風的神態,向衛長風拱了下手,說道:“在下劉安邦,西漢皇室宗親,為討伐亂臣賊子,重興漢業,特建此伯夷幫。衛將軍,你這一下,可讓我大漢的復興大業受了重大損失吶。”
衛長風的眼睛就好象粘在了劉安邦的劍上,他眼不離劍,只是冷冷的回答了一句:“西漢皇室宗親,在下個個都知其名,自小兒在下就反覆背誦這些,閣下是哪一枝,哪一室的?據我所知,所有宗親中,就沒有一個叫劉安邦的。”
劉安邦大感尷尬,只得說道:“何必追究?現在我便是西漢,西漢便是我,待得西漢再興,我自然就是皇室宗親了。”
衛長風冷冷的看著劉安邦。現在,他對劉安邦只有鄙視。
在此之前,他一直以為,這個伯夷幫只是愚忠,念念不忘西漢,所以每每的手下留情,然而與劉安邦接觸才知,原來這個劉安邦不過是打著復興西漢的大旗,想要滿足自己的私慾而已。
這個人可以毫不留情的殺掉自己的血盟兄弟,可以公然偽稱自己是西漢皇帝宗親,如此人品,卻讓衛長風如何尊敬得起來?他冷笑一聲,說道:“閣下只怕當不得西漢了,再過一會兒,你只能自己一個人稱孤道寡了。不過,我想閣下的真名也未必叫劉安邦吧,只怕閣下是不是姓劉都有得商量,否則閣下何必如此遮遮掩掩的,不敢以真面目視人?”
劉安邦哈哈一笑,突然一舉手中劍,郎聲道:“姓名嘛,隨時可以改,但我有此劍,就有了西漢,衛將軍出身世家,可知這是什麼劍?”
“赤霄。”衛長風立刻答道。
劉安邦的目光中露出讚許之意,嘆道:“果然自古英雄出少年,衛將軍一看便知此劍之名,既然知道此劍之名,難道衛將軍就不知道我握有此劍,便是上承天意以復興西漢嗎?”
衛長風沒有回答。
他的手心有些出汗。
他現在已經明白,為什麼現在戰場上伯夷幫人眾已經快被剿滅淨盡,此人卻仍如此安然。
這一切,全因為這一把劍。
赤霄劍。
這把劍的傳說,每一個西漢時稍有學識者都聽過。
那是一個神奇的傳說,也是一個人人皆知的傳說。
秦朝時,有這樣一個沒有出息、渾身都是毛病的青年。他懶,從來不幹家裡的農活;他好酒,常常醉成一灘爛泥;他好色,見著漂亮姑娘就邁不開腿;他沒有禮貌,對官對民都大大咧咧。
最可氣的是他好撒謊,好吹牛。他經常讓人看他左腿上的七十二個黑痣,他不說這是面板病,而說這是天相圖。他經常遙望咸陽,搖頭嘆氣:“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他撒謊越來越離譜。他不知從哪兒弄來一根生鏽的鐵棍,告訴鄉里人說,這是一把從南山仙人那裡得來的寶劍,他把它奉若至寶,整日“劍”不離身。他還說自己不是人,而是天上的一條赤龍。
他的牛越吹越大。他說他早就認識始皇帝,始皇帝是白龍,他還說始皇帝不如他,因為他是法力更高的赤龍,他將來要取而代之也做皇帝,他還說他知道始皇帝的元氣已化為一條白蛇,最近一段時間正在豐西澤附近遊。他說他要斬去這條白蛇,他邊說還邊用撿來的鐵棍比劃了一下。人們都把他的話當笑話、大話,沒有人相信。
可是,在一個晚上,一切都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