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衛長風就直奔方將軍的大帳。
這一回他可得不但主動,而且儘早的彙報,這等事如果是他自己報上去沒有什麼大事,如果讓別人搶先報了,卻有他隱瞞不報的嫌疑,而隱瞞的原因也可以推定:他本就有反東漢之心。
所以這件事可不能等到升帳時,要早早的去報。
方鎮海其實一直在等著衛長風來。
昨天的刺客事件他已經知道,而且也透過其他途徑知道了這件事與伯夷幫有關,這樣重大的事件,他怎麼可能充耳不聞,所以他其實也早已經起來了。衛長風才一求見就立刻被傳進帳。
衛長風簡單說了一下昨晚的事,方鎮海卻是早有打算,說道:“據說這個幫派的人數不少,動轍呼嘯聚集,多時能有數千之眾,周邊縣鎮多有其耳目。此次既然他們已經對咱們出手,此等幫派還要儘快清剿,以防我軍後路受擾。”
衛長風的心裡卻猶豫了一下。
這些人和漢軍的關係其實很怪。若說他們是敵人,他們卻與東胡是死敵,若說他們是朋友,他們卻又與漢軍是死敵。他想了想,問道:“必須盡數擊殺嗎?”
方鎮海笑了笑,答道:“都是大漢子民,哪裡能這等絕決。能招降自然是最好的,但如果不能,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衛長風點頭,見沒別的事了,就要起身告辭,方鎮海卻止住了衛長風,從桌子上拿起一件公文來,對他說道:“恭喜衛將軍,兵部已經同意你升為常將軍,只是戰事緊急,路途遙遠,一時不能行拜將之禮,特以公文相賀。”
衛長風有些意外,一則意外於突然間升為常將軍,二則意外於升為常將軍卻不能拜將。
方鎮海其實更是意外。他此前怒批兵部公文,強硬頂撞,說衛長風已經一役三功,當為常將軍,心裡以為兵部要麼不批衛長風的常將軍任命,要麼就是批准,風風光光的登壇拜將,沒成想兵部卻來了個四不象,既然不得不批,我批,但我得折一折你的面子,不拜將。
不用問,這又是朱令的手筆。這位陰險小人於討價還價一道很有心得,方鎮海一怒,朱侍郎自知已經不佔理,只得屈服,但這不代表他不搞一些小動作。現在,他的小動作就是:升職可以,拜將不可以。好歹的也算是找回點面子。
不過方鎮海倒也不打算得理不饒人。他剛正不阿沒錯,但不是一味蠻幹,既然衛長風的常將軍任命已經下來,佔了實惠,也就將面子的事情讓一讓罷了,逼的急了對誰都沒有好處,所以違心的幫兵部撐了個臺。
衛長風倒是無可無不可,雖然不能拜將的確有些遺憾,但人家兵部的理由堂而皇之,你又能如何?所以他點頭稱謝,心中卻大感壓力。這一回,只怕自己要獨當一面了。
二人於是又研究起人事提升來。衛長風既已是常將軍,自然要有人接手牙將,衛長風提議由白起接任,方鎮海於白起的能力早有耳聞,點頭同意。至於另一位參將卻是麻煩,因為現在人手不足,急切間從哪裡調來?二人研究了一會兒,衛長風提議乾脆讓鄭六來先當個虛職參將。
方鎮海於這個提議大為奇怪。
這鄭六本是畫師,讓他當個虛職小都統已經是特別對待,現在又讓他越級提升,成為虛職參將,實在有些違背常理,只是衛長風言辭間極是堅持,畢竟衛長風是第二隊的統帥,只要他的任命沒有大的問題,方鎮海也不好過於反駁,於是只得勉強同意。
其實,衛長風這樣做自有自己的打算。因為他不想讓無功之人亂提升。
現在第二隊缺少一個參將,如果從別隊調來,難免於其他隊的力量有損,如果不調來,急切間胡亂提升一個,萬一不稱職,卻又不好辦,所以他的想法是讓鄭六先佔了這個位,待以後有了合適的人選再另行任命,自然,這要先和鄭都統談好,他這個參將是虛職,隨時可能拿下。
二人商議已畢,眼見得時候已經不早,再過一會兒就是升帳聚將之時,衛長風也就不走了,乾脆就在帳中相候。
過了一會兒,眼見離聚將已不過一刻,衛士突然來報:“王公公求見。”
方鎮海一皺眉,答道:“告訴他過一個時辰再來,現在我要聚將。”
那衛士卻沒有動,說道:“王公公說,如果方將軍不肯相見,他就只能寫奏章上報了。”
方鎮海聽得這話說的奇怪,問道:“什麼上報?報什麼?”
衛士搖頭道:“這個我不知道,王公公只讓我如此傳話。”
方鎮海怒哼一聲,他倒不怕王公公這個奇怪的威脅,但王公公這樣說究竟是什麼意思卻實在不懂,他想了一下,說道:“請他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