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路又一次想不通。
怎麼回事?漢軍居然沒有全軍攻擊東豐援軍,而是在這裡排了三萬人?他們早知道自己要側擊?
他這時終於意識到,好象自己的每一步都被漢軍算中了。他自以為自己算定了的好計,其實是漢軍也同樣算定了他算定的是什麼計,也正是根據他會算定的計,漢軍對應的制定好了計。
如果看不懂就再看一回吧,真的說不了更明白了。
現在,東豐軍被圍,隨時會全軍覆沒,他的側擊部隊變成了正面與漢軍作戰,可以想到,漢軍應當還有一萬人在城前防備,以防城內的東胡軍拼死一搏全力出擊。
格路只能承認失敗不是戰鬥失敗,是他的計策失敗。敗的很慘。
“準備攻擊。”他咬著牙下令。
沒辦法,一切計謀最後都是算計了自己,那就只有強攻了,對面只有三萬漢軍,他有兩萬騎兵,拼一下,完全可以得手的。
號角聲響起。漢軍固然在城外休息了很久,但西豐守軍也休息了很久,東胡士兵們個個躍躍欲試,隨著號角聲,東胡騎兵開始向漢軍移動。
東胡軍士兵排列成一條整齊的直線,身體如風吹稻浪一樣起伏著,開始催動馬匹小跑。
當達到衝鋒距離後,這種小跑就會變成急衝。
漢軍陣中,鼓聲響起,漢軍也開始向前移動!
這可是少見的事。面對騎兵,步兵居然也整個陣勢的對攻?這種幹法倒不是沒有過,但與東胡作戰越久,這種作戰法就越少,除非是在明顯佔了優勢的情形下。因為步兵這樣子是打不過騎兵的,這道理實在太明顯了。
格路沒有去思考漢軍為什麼這樣做。他決心不再思考。因為無論他思考什麼,最後的結果肯定是不思考不中計,越思考越中計。現在,他不思考了,反正也不可能下令停止攻擊,就衝上去好了!
兩軍迅速接近,號角聲再次響起,東胡軍開始衝鋒了!
格路背後,鼓聲大起!
格路立刻轉身去看,只見身後,二萬漢軍隊形整齊,正自身後趕來!
格路馬上又轉回頭,用力眨了眨眼。
不可能,幻覺,這一定是幻覺。這兩天他睡的太少,神經都有些不正常了。
漢軍在西豐的部隊共七萬,三萬在圍攻莫吾爾,三萬在對面和他相持,一萬在城下防備,三加三再加一,等於七。他又算了一回,沒錯,是這樣。
但身後的吶喊聲並沒有消失,仍在繼續。
格路又一次轉過頭去看。
二萬漢軍,兩個方陣,齊頭並進。
這不是幻覺。
一邊上,一個萬夫長眼見格路只是把頭轉來轉去,卻一言不發,忍不住提醒:“大賢王,漢軍從背後攻上來了。我猜是圍攻東豐的漢軍來了。”
格路當然知道。
這當然是原本圍攻東豐的漢軍。這批漢軍搶在莫吾爾之前就往西豐來了,只留下一萬人在東豐裝腔作勢。雖然莫吾爾帶的是騎兵,但連續一天一夜在一百多里的路上打個往返後,騎兵行進的速度與步兵已經相差不多,所以莫吾爾抵達西豐後不久,這批漢軍也抵達了,而且直接繞到西豐城後,從後面向西豐軍發起攻擊。
好吧,一切都在計劃之中那就是說,一切都在漢軍的計劃之中。
所以對面的漢軍才毫不猶豫的迎擊東胡騎兵。現在,五萬漢軍前後夾擊,把東胡二萬騎兵包圍起來了。
要算軍力,漢軍的主要力量倒是放在了格路這一邊,這一邊是五萬人對二萬人,而莫吾爾那一邊,是三萬人對二萬人。但奇妙的是,兩邊全都是包圍,而且可以推定,格路這一邊必將和莫吾爾那一邊一樣,是一場屠殺。因為莫吾爾的軍力已竭,而格路的軍隊數量太少,戰場佈置被夾擊。
前面,漢軍與東胡軍的前鋒接戰了。
格路沒有說話。
身後,漢軍已經抵近東胡軍的後衛。
格路仍沒有說話。
“大賢王!”那萬夫長終於急了,叫了起來:“你倒是下個命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