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漢軍只想把城牆的城垛拉倒。
城垛是幹什麼用的?很簡單,用來防護城上人員的。城頭上的城垛是一凹一凸,凹處用來向城外放箭,向城下扔石頭,而凸處則用來防護。守城者藏在凸起處,箭或者石頭自凹處放出,這正是城池能夠大量殺傷攻城士兵而守城者傷亡極少的根本原因。如果沒了城垛,也就是說沒了凸起部分,這城上與城下的不同也只剩下一個高而已,如果攻城者的軍力大大強於守城者,失去了防護的守城者是拼不過攻城者的,因為雙方都處於無防護的狀態,拼的就是消耗了!
東胡人終於明白了漢軍的想法,然而,晚了。
雖然許多東胡士兵前仆後繼的衝上去試圖將鐵鏈摘下,但在攻城車的箭雨、自城下拋上的石塊和油脂的攻擊下,死傷慘重,幸運的衝到鐵鏈前的,卻根本休想摘下鐵鏈。要知道每一條鐵鏈現在都被三百漢軍士兵齊心合力的拉著,鐵鏈緊緊的勒著城垛,哪裡那麼容易摘下來?
絕望的東胡士兵們用刀砍,用槍挑,試圖將鐵鏈弄斷。結果如何,可想而知。
轟!
一個城垛倒塌了!
轟,轟,轟!
一個又一個城垛倒塌,每倒下一個,城下就是一片歡呼,而城上格路的心中就是一涼。
他知道他有大麻煩了。
“放鷹!”他轉頭叫道,“命令莫吾爾起軍從漢軍背後攻擊,漢軍全軍都在這裡,咱們來個裡應外合!”
直到此時,他仍不肯說他要求救,而是用了一個看起來好象是他在進攻漢軍的說法。
不過客觀的說,他的說法倒也不是全無道理。既然漢軍十個萬人隊全在這裡,如果莫吾爾真的從背後發起攻擊,還真是會讓漢軍腹背受敵,的確是個裡應外合之計。
漢軍拉倒城垛後,並沒有急於展開強攻,相反,已經攻到城下的部隊反而退開了。
暴露在城上失去了掩護的東胡軍士兵們一時搞不清狀況,一個個探頭探腦的往外看。
格路也有些奇怪,但他現在可不敢調以輕心了,他終於明白,漢人的城難攻是有原因的,而漢人能攻城也是有原因的。現在漢人既然在大佔優勢時後退,肯定也是有原因的。
他努力的思索著,希望儘快找到這原因。
很快,他找到了,不過不是用頭腦,而是用眼睛。
夜色中,一道道寒光閃過,一支又一支粗粗的鐵箭飛來!
這些鐵箭可不是尋常的弓箭,它的頭重達二兩,杆是實木的,極為沉重,尋常的弓根本發射不了,這是由巨大的一人高的大弓射出的。每射一發,都要五人配合才行。
也正因弓大箭沉,所以聲勢驚人,在失去了防護的城牆上,東胡軍成了箭靶,不斷有人中箭倒下,甚至有一箭射殺兩人的情形出現。
格路已經退到了城牆的坡道上,在城牆上實在沒有安全的地方了。但他可以退,士兵們不能退,一旦退下,漢軍趁機進攻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