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在平時,得到兒子的一句誇讚,孫女士一準兒眉開眼笑,能開心好久。
可這小子分明就是動機不純。
“得了,甭在我面前賣乖,要不是我護著你媳婦兒,你還能誇你媽好?”孫女士嗔笑著說。
唉,兒大不由娘,這是千古不變的事兒,即便是強勢如孫女士,也無力改變。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兒媳婦兒還挺懂事兒,雖然脾氣倔了點兒,但勝在夠孝順。
話說回來,女兒的確比兒子要細心貼心很多。
以前什麼時候見過他們家這位少爺過過父親節母親節??不是除夕和中秋這樣的重磅級傳統節日,都見不著這小子的身影。
一度還要靳奶奶裝病,才肯回家來住一段時間。
結了婚以後倒是回來的挺勤快。
每個週末都回到靳家大宅陪幾位長輩吃飯,夏清雅也會隔三差五地給大家準備點兒貼心的禮物。
不是多麼名貴的東西,卻很實用,很討喜。
她親手為靳奶奶織的那條圍巾,就讓老太太愛不釋手,一直都盼著天兒快點兒涼,這樣才能每天都戴著。
那手工,還有織出來的樣式和顏色,就連向來挑剔的孫女士都覺著不錯。
夏清雅在靳少爺的耳濡目染之下,雖然越來越“懶”,卻比以前精明多了,況且靳宇軒那幾個兄弟個個都是人精,她要是再“笨”下去,一定會被欺負。
察言觀色的本事見長,夏清雅也看出了孫女士的那點兒小心思,過段時間又給孫女士織了一條圍巾。
拿人的手軟,衝著那份心意,孫女士對夏清雅的好感就增添了幾分,況且這個兒媳也沒有自己當初想象的那樣恃寵而驕。
靳宇軒依然故我,把老婆寵上了天,但夏清雅在長輩們面前還是很有分寸的。
每個週末只要靳宇軒沒出差,兩人都會回家吃飯,即使靳宇軒不在,夏清雅也會自己回來,偶爾也親自下廚做幾個菜。
和現在的很多年輕人不同,夏清雅陪著長輩的時候,一點兒都不像在做表面功夫。
她還開車帶著靳奶奶去逛花鳥市場,陪老太太挑些不同品種的花草,回來還蹲在花圃那兒幫老太太種上。
要說裝樣子,可能只堅持個幾天就裝不下去了,但夏清雅自從和靳宇軒一塊兒後,對幾位長輩都孝順得很。
父親節母親節陪著兩家的老人一起過,就連幾位長輩的生日都記得一清二楚。
讓孫女士倍感貼心的是,夏清雅每次帶回家的禮物,除非是她親手做的,其他一律都說是靳宇軒買的。
這樣的話忽悠外人是沒問題,但靳家這幾位長輩都是最瞭解靳宇軒的人,那小子什麼性格,他們會不清楚?
別說買禮物,就是對於節假日的家庭觀念,他也淡薄得很。
靳家這樣的特殊家庭,老太爺是那樣的身份,首長同志又經常不在家,全家人就連除夕的年夜飯都不能在一塊兒吃。
久而久之,靳宇軒也就不太重視過節,反正和其他的尋常日子也沒什麼兩樣。
送禮什麼的,就更不可能是靳宇軒的作風,男人麼,對父母長輩終歸沒有女人那麼細心。
幾次良好的表現之後,就連首長大人都對夏清雅讚不絕口。
孫女士也不得不承認,兒子在兒媳的影響下,也變得越來越有人情味兒了,懂得如何關心父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