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元殿。
高力士面無表情唱喏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眼看著殿中密密麻麻站滿了文武百官,想到昨日公主刑場劫囚,今日應該有不少御史彈劾吧。
“臣,王晙有事啟奏。前方軍報:吐蕃興兵二十萬進攻吐谷渾,吐谷渾附逆進犯大唐。”
老將軍啟奏完畢,朝堂之上百官竊竊私語議論紛紛。
李隆基高高在上看著文武百官,本以為今日會為昨日公刑場抗旨一事議論,沒想到御史臺竟然集體啞火。吐谷渾反叛?外族人始終是靠不住的,大唐這些年來大仗沒有,小仗每年都有。
“卿可有主意?”
“臣主張立刻平叛,將吐谷渾收回大唐。吐谷渾自高宗滅國,族人內遷,尚有不少吐谷渾居住在原地。高宗皇帝恩旨,容許其部落居於故地。吐谷渾部落首領被皇上封王,本應恪盡職守感恩戴德,吐蕃興兵之際應該抵抗外族,萬沒想到竟然投敵,臣以為此次平叛之後,應將吐谷渾盡數前往延州、夏州等地。”
“誰可去平叛?”
諸位大臣無人應答。
泱泱大唐,竟然無人前去平叛?
王晙、裴伷先、張說、褚無量……這些武將都似商量好的保持緘默。
“王晙老將軍,卿以為派何人前去平叛為宜?”李隆基不得不主動詢問,指望這些臣子主動出來說話,難啊。軍情緊急,前方將士百姓等著朝廷發兵。
“臣舉薦一人,懇請皇上恩准。”王晙站出來稟奏。
“舉薦何人?老將軍舉薦之人定能夠堪當大用。”
“臣舉薦大理寺卿郭禮。”
群臣譁然。
大理寺卿郭禮因為非禮公主一案差點被斬首,如果不是萬安公主刑場抗旨攔住行刑,現在已經是人頭落地。此刻郭禮還被關押在刑部大牢,王晙竟然舉薦郭禮前去平叛?
“臣反對,郭禮涉嫌非禮公主,如今罪責未去,怎堪大用?”陳嘉崇道。
“臣以為郭禮堪當大用,所謂非禮公主云云,昨日公主刑場抗旨大夥親眼所見,臣未聞苦主為罪犯伸冤。臣再次舉薦郭禮前去平叛。”老將軍正義凌然道。
“臣中書令張說附議。”
“臣左金吾衛領軍裴伷先附議。”
“臣右散騎長侍褚無量附議。”
“右領軍大將軍郭虔瓘附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