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賊從一樓進入宅子,然後與二道販子發生搏鬥,驚醒睡在二樓的張德滿和楊芳。
夫妻來到一樓後,恰好目睹到二道販子遇害一幕。
丈夫張德滿選擇幫忙抵抗,而楊芳趁亂回到二樓,抱起張廣盛想要避禍。
以上便是寧清對案發經過的猜想,以此往下推理。
一樓場面混亂不堪,抱著孩子跑出去肯定要冒極大風險。
而不被外人知曉,專門存放古董的暗格便成了最好選擇。
……
寧青來到三樓後,將懷中的孩子拍醒,道:“兒子,媽媽和你玩捉迷藏好不好?”
“好呀,好呀!”
“這裡有個很隱蔽的地方,我只告訴你,你不能告訴其它人哦。”
“好哦。”
“那你躲好後,我不叫你,你不準出來哦。”
“嗯!”
……
寧青一邊模擬推演兩母子的對話,一邊還做著相同的表情和動作,似乎親身經歷過一般。
忽然,身體一頓。
他發現背後揮之不去的窺視感消失了,與此同時,出現的卻是一種極其怨恨的惡意。
臉色一怔,不禁想到,難道是自己猜對了?
然後這些畫面,令一直偷窺的張廣盛感覺似曾相識,導致怨念直接升高?
想到這裡,寧青眼睛一亮,覺得非常有可能是這樣,也說明自己猜的大致方向沒錯。
接下來是什麼…
對,
暗格容不下兩個人,那楊芳勢必得離開小閣樓,不然容易被歹徒發現自己的孩子。
這時,寧青忽然瞥了一眼門外,心道。
接下來,該輪到你登場了。
隨後走到窗臺跟前,透過雨夜遙望大門。
‘張廣盛是小孩子,好奇心肯定重,肯定想知道,媽媽怎麼半夜還要跟自己玩捉迷藏。’
‘等楊芳離開小閣樓後,必定會按捺不住性子出來瞅兩眼。’
大門最簡單的作用只有兩個。
進和出。
張廣盛當時看到的,或許是楊芳離開大門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