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我們過去看看。”
“能不能不過去,我害怕...”
寧青沒有理會楚小荷的反駁,拿著手電筒徑直的向墓地走去。
楚小荷也只好咬著牙跟上,心中一陣腹誹,這人癖好怎麼這麼奇葩。
寧青走上前後便蹲下身子,電筒光芒照耀在墓碑上,毫無忌諱,在老一輩人眼裡,這種行為就是對逝者的不尊重。
‘慈父張德滿之墓’
‘生於一九五八年四月七日——故於一九九零年十一月十九日'
‘享年三十二歲’
‘孝子張廣盛立’
暴躁的海風颳過周邊濃密的枝葉,帶起一陣嘩啦啦的聲響以及若有若無的嗚嗚聲,似厲鬼在哭嚎,陰森詭異。
寧青隨手從祭祀品中抓取一枚水果放在燈光下仔細檢視,隨後又拿起另外幾枚水果如此反覆。
兩人皆默不作聲,寧青不說話是因為在思考,而楚小荷純粹是不敢。
大風拍在身上,讓楚小荷有種被厲鬼撫摸脖頸的感覺,壓抑且難受。
最終,待不下去的楚小荷不得不鼓起勇氣小聲道:“大叔,颱風快來了,要不我們走吧,這裡怪恐怖的。”
“再等一會,很快!”
話落,寧青站起身子走到一處小土坑旁,緊接蹲下抓起一把黃土在手中捻了捻,任由海風吹落帶走。
土坑是新開的,有鐵鏟留下的挖痕。
寧青驟然抬頭看向墓碑後面的墳墓,墳墓外圍以及上方被一層新土所覆蓋,跟長滿雜草的舊土涇渭分明。
隨後視線落在另外一座帶墓碑的墳墓上。
‘吾母楊芳之墓’
‘生於一九五九年十月二四日——故於一九九零年十一月十九日'
‘享年三十一歲’
‘張廣盛立’
寧青修長的身軀靜立不動,神情似有所得。
南方從古代到八九十年代一直都有一種習俗,親人離世後不喜火葬,而是在頭七當日通知逝者的親朋好友過來弔喪,然後出殯抬棺,下葬時皆用厚土覆蓋。
祭拜先祖探望逝者時也有一套固定的傳統流程,在墓地附近重新開一個小土坑取新土覆蓋在墳墓上。
俗稱“修墓”。
因為墳包常年被雨水淋溼拍打,導致墳包上的泥土流失,取新土覆蓋就是為了避免墳包被雨水衝消露出逝者的棺槨。
兩個墓碑的落款人都是張廣盛,而且又是一父一母,說明這是一個家族式的夫妻墓地,張廣盛應該是兩位逝者的子嗣。
讓寧青感覺最奇怪的地方是,張德滿的墳墓有很明顯的翻修痕跡,也有香燭瓜果酒水等祭品享用。
而楊芳的墳墓卻好像從未有人祭拜過,不僅墓碑上掛滿了不知名的蔓藤,連年久失修墳包上也沒有絲毫翻新過的痕跡,更別說香燭酒水等祭品。
這對夫妻墓之間享受的待遇簡直是雲泥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