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王兄,你回府安頓去吧,所有的糧草,朕會為你一一安排好,不會讓你有後顧之憂的。”
“這一仗你放心去吧,有朕給你做後盾,若是有人膽敢在這上面做手腳,朕必誅他九族,以告慰夏將軍以與夫人的英靈。”
“是,謝皇上體恤,微臣告退。”
皇上擔憂的望著他,說到,“福安快送送靖王爺。”
“哎,老奴遵旨!王爺,您慢點。”靖王爺腳下打個磕巴,差點又再次摔倒在地上。
他大半邊身子都倚靠在福安身上,慢慢的越走腳步越堅定,整個人也像是活過來一般。
他心裡清楚,他大兒子的仇,只有他才能報得了。
以後也只有他,才會真心實意的為他的大孫子謀求福旨,現如今他那可憐的孩兒還在邊境翹首以盼,他必須整理好自己的心情,儘快啟程趕往邊境。
靖王爺亮亮嗆嗆的,被福安送出了宮門。
他知道明日這邊境軍事就會傳遍整個京城,皇上也會在明日一同下旨,讓他啟程前往邊境,眼下嚷外必須安內,他必須要回家裡跟眾人都交代好才行。
福安一直送他出了皇宮內院的大門,敬王爺利落的翻身上馬,馬蹄聲漸漸遠去。
徒留福安在旁邊,遙遙的望著他,心裡為他祈禱,這老王爺戎馬一生,希望這次定也能逢凶化吉,安全的將那小夏將軍接回來。
他一直站著宮門前眺望著,直至老王爺的身影再也看不到,還一動未動。
旁邊經邊經過的小太監,一個個的都貓著腰放輕呼吸,放低腳步聲,生怕自己驚擾到了福安。
遙想當年,他跟誰在皇上身邊,一同見到了英明神武的老王爺,那是老王爺是一個半大孩子,還未成家立業。
一走一步盡顯武人之風,令他忍不住欽佩,甚至還想著若是自己下輩子能託生成這樣的人,該有多好!
就算能學到他的半分神態,已然足夠他開心許久。
後來隨著,靖王爺和當時還是太子的皇上日益熟絡身。王爺每次給太子帶些小玩意兒的時候,都會順手給他也帶些個什麼。
慢慢的他對老王爺的敬仰之情越加深厚,這幾十年太太平平的過去了,他不能不為老王爺捏了一把汗,有多少人和皇上一同走過來的。
還是他在太子時期就結下的至交好友,就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半路走散。
好一點的,被皇上發配到外面去做官,永世不得回京,差一點的,斬首了,被誅九族的也不在少數。
皇上剛登基的頭十年,他是從不擔心。
因著那時候朝廷還未穩當,內外都需要老王爺替皇上鎮守,可當從他做皇位的第十一個年頭開始,皇上越加展露自己的雄風之時。
他就越替老王爺擔心,生怕哪一天他也惹惱了皇上,而他又人微言輕。
縱使拼著自己伺候皇上,這麼多年的情意,也不一定有把握,開口讓皇上放人,更何況老王爺還有一家子的家眷,若只是單單救下他,恐怕他這一輩子都會活在懊悔當中。
他不願意自己年少之時見的那般英神俊朗的少年,得到這樣的下場。
這多少年來,一直在他和皇上之間充當著潤滑油的作用,還好,皇上一直十分信賴,這個大了自己十一歲的王兄。
老王爺爺深知自己,已然處於烈火烹油的狀態,一直謹言慎行,從來也不惹出什麼大亂子,雙方一直相安無事可事,到如今戰火又起。
夏將軍及其夫人戰死邊疆的訊息,到不了明日,就會傳的沸沸揚揚,可嘆老王爺戎馬一生。
此時還要出征。為家裡的孩子收拾爛攤子,他既有些氣夏將軍怒其不爭的意思,又有些可悲可嘆,人已死在院,再說有什麼用呢?
只是那夏將軍縱橫沙場二十餘年,斷不過會犯這種錯誤,這裡邊肯定也是有奸人作祟的。
他目光越發堅定,一定要在京城之中秘密打探,看看到底是誰與老王爺有仇,竟要下此殺手。
如果是被他查出來,他竟然也不會手軟的,一定會手刃仇人替夏將軍和其夫人報仇的。
只是眼下這個京城之中,耳目眾多,黨派紛爭林系,他也要想著老王爺,若是出征之後,這大後方由誰來安定軍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