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昱收回目光,站在窗前捧著書,朗讀起他最近學的文章——夫子還沒有教到這裡,都是祖父教的文章。
讀書的聲音清亮平穩中帶有一絲正氣,“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窗前書聲琅琅,清風習習,陽光灑在窗欞上,一小片日光照在書桌一角。一個精神矍鑠的老人站在書房門口,怔怔地望著他讀書的樣子,好似在看著他讀書,又好似是在走神回憶過去。
讀完這篇文章,王之昱放下書,扭一扭頭,就看見祖父站在門口,眼裡閃過一絲興奮,忙移開椅子,“祖父!”
這老人正是王之昱的祖父,因識文字通詩書,旁人尊稱一聲老先生。如今已六十餘,身體康健,平常沒有什麼大毛病,精神頭也很好,這些年和孫兒相依為命,除了教導王之昱功課,也就是擺弄花草,出去找老友喝酒閒談,這會剛從老友家裡回來。
王老先生點點頭,揹著手走了進去,“今天怎麼這會就回來了?”
王之昱聽此站定,微微低頭答道:“夫子今天有事,讓我們提前放學了。”
“唔,這樣。”王老先生點點頭,看了眼書桌,又抬頭看向王之昱,“是為何事啊?”
“夫子沒有說,不過我覺得可能是因為家事。”
“哦?為什麼?”
“上次去夫子家裡送年禮的時候,我聽見夫子和師孃似乎起了爭執,後來也聽到山長在勸說夫子......”
這邊王老先生在跟孫兒談論學堂上的事情,那邊張嬸也忙活起來。
把院子灑掃一邊之後,又從角落裡拿出一個花灑,裝滿水後,對著院子裡的花花草草澆水。
晴天裡院子的花草一般一天澆水一次。陽光燦爛地照耀著院子裡的植物,午後氣溫漸漸高了起來,但還不是很熱,此時澆水還算合適。
花灑裡的水澆下去,澆過水的枝葉上掛滿了水珠,在陽光下閃閃發光。一壺花灑的水剛好澆完,放好花灑,然後把幾盆不耐曬的花搬到屋簷下遮光的地方,一面被曬壞了。
拖王老先生的福,張嬸也學了一些關於侍弄花草的技巧,以後就算王家不在僱傭也能到大戶人家去做個花匠。
“好了,既然你們夫子提前放學,你就在家好好學吧。”王老先生擺擺手,讓王之昱繼續功課,轉身出去。
出門見張嬸在搬運花,忙上前去幫忙,等那幾盆嬌弱的花都安置好後,他扭頭吩咐張嬸道:“張嬸,你去做幾道點心,不拘是什麼,米糕也好糖羹也好,有什麼材料做什麼,待會之昱讀書餓了給他吃。”
張嬸點點頭,隨即起身洗手,去廚房準備。
院子裡有花有樹,書房整潔寬敞,還有人照顧生活,準備吃食點心,這是鄉下學子不敢想象的生活。
同樣是初夏,桃花村裡的生活就沒有這麼舒適了。
天氣漸漸熱起來,加上空氣溼潤,便顯出幾分悶熱,白天若是經過一番勞作便會出一身薄汗,此時白明萱也終於不得不面對古代生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