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杏兒喜笑顏開的。
“那敢情是再好不過了。”
劉杏兒偷偷的和蘇正弟說了一聲。
“大娘這裡成了,你和爹爹知會一聲,這當中的事還需要他老人家來做主的。”
主次分明。
劉杏兒不是不懂不規矩。
蘇老爺子出了面。
按照聞朝的規矩辦事,交易房產商鋪,那得找一箇中間人,請當地的官牙(評估房產值的人)對這處商鋪進行估價的。
就劉杏兒那張巧嘴,中間人免了,官牙也免了,價錢不知不覺的也談好了。
只是那二斗八分米的產錢(房產稅),以後轉由福來客棧繳納。
再次,就是要簽訂官頒契紙。
蘇老爺子說了。
“若是不籤契本,那以後的事就是放在官府也不好說了。”
福來客棧依法納稅後,官府加蓋了璽印,契本也就成了紅契。
從官府回來的路上。
劉杏兒問蘇老爺子。
“如果沒有加官府璽印,會怎麼樣?”
蘇老爺子倒是挺樂意替她解說。
難得她開口。
“若是不加官服璽印,那就是一張白契,就是上官府,官府也不會有什麼說法的,還會被當做是偷稅漏稅,不但得不到官府的支援,還要沒收涉案的地產,這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所以這紅契有多重要,你明白了吧!還好你腦袋瓜靈光,知道叫我這個老頭子出面。”
另外還有一個契稅。
官府規定,買賣房地產、牲畜、奴婢的要訂立契約,並按照契約價款輸估。
不繳納契稅後果是很嚴重的,買賣房地產不繳納契稅的,要笞五十。
福來客棧原位西城以下石頭鎮。
最初也就四百平,也就六七間客房,客棧經過佈置調整,勉強擠出來十間客房,定名於金.銀.銅三個字號的客房,現在有個隔壁大娘低價轉讓出來的商鋪,現如今就有了六百平,再有老爹爹騰出來賣傘的鋪子,也就能湊了九百平左右,差不多就是有倆個福來客棧那麼大了。
雖然說和龍騰客棧相比較,那還差的遠,但是放在石頭鎮那也是足夠氣派了。
石頭鎮第一家官辦客棧,沒有一點派頭那不就是給官府丟臉嗎?
劉杏兒心裡美滋滋的,心裡還在惦記著老爹爹的傘鋪。
老爹爹這事還真是讓人頭疼喲……
客棧這段時間沒什麼客人,一家人吃過晚飯,早早的關門了。
她實在是太累了,一躺到床上很快就睡著了。
第二天。
大娘就開始收拾商鋪準備走人,劉杏兒帶著蘇家三姐妹一起幫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