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倆人都是聰明人,是足夠圓滑的。
賣雨傘的老爹爹冷哼。
“所以,內掌櫃的意思,是要轉咱們的商鋪了?”
劉杏兒點了點頭。
老爹爹有些不屑。
“憑什麼,你覺得你想要,咱們就會讓你呢?”
劉杏兒只是輕笑。
“做生意的人就求一個地段和人脈,你們不會放著更好的生意不做,非要和我賭氣挨在一起的,對嗎?”
有錢不賺王八蛋呀!
老爹爹和大娘都好奇了。
劉杏兒見大娘和老爹爹都不說話了,這才說的。
“經商嘛!無非是時機,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相信伯父伯母這樣精明能幹的生意人,不會不明白,經商就得樂觀時變,地段,價值,客流,有多重要,伯父伯母不會不明白的。”
不管是在聞朝還是在後世。
選鋪經商的技巧都是在延續的。
總結而言。
就是要掌握時機、繁華地段、投資價值、穩定客流。
“西城能滿足這四大要求!前些日子咱去西城看過了,西城的百姓大多穩定,不像咱們石頭鎮,真正長居做生意的人少,來往的行人比較多,大娘能說會道的,才能在石頭鎮站一席之地,呆在這石頭鎮不是太浪費了。”
劉杏兒又看了一眼賣雨傘的老爹爹。
“伯父不會不知道石頭鎮常年乾燥吧,西城人流量大,又位於南方,南方溼潤多雨,若是我的話,絕對不會苦苦的守著一個石頭鎮。”
西城臨街旺鋪,順應發展大勢,掌控未來巨大財富走向,四域通達,財路確實通暢。
老爹爹和大娘並不是不知道。
可是她們在石頭鎮呆的太久太久了。
說走就走,那還是太突然了一些。
老爹爹說:“那又如何?俺在這石頭鎮呆久了,就願意守著這石頭鎮。”
劉杏兒就掩著嘴笑了。
“伯父,你不會真的以為你們能守著石頭鎮一輩子吧,你放眼看看,這石頭鎮多的是旅人,而且我相信你們也應該知道,咱們福來客棧現如今是官辦客棧,日後來往的旅客只會更多,你們一個賣陶瓷碗筷的,一個賣雨傘的,挨著一家這樣的客棧,確保能守住石頭鎮一輩子嗎?”
老爹爹不吭聲了。
或許是說中了他的心事。
他也不是沒有想到過這些問題。
他擔憂的是。
他就靠著賣點傘勉強糊上開銷。
離開了石頭鎮。
他還能在哪裡活下去呢?
劉杏兒又說了。
“做生意的人嘛!講究的就是一個時機,我說了現在就是最好的一個時機,現在去西城,還不算太晚,若是去遲了,讓其他的商鋪佔了先機,也就不好說了,咱們福來客棧也確實需要用到伯父伯母家地,但咱們也不是趁人之危要趕你們走得意思,咱們福來客棧願意給伯父伯母一人五十兩,有了這五十兩,你們這營生在西城一樣經營的下去,若是等到石頭鎮的官辦客棧越來越多,途徑留宿的行人越來越多,只會顯得伯父伯母的生意越發冷清的,到時候得不償失,伯父伯母何苦這樣苦苦的挨呢?”
那賣陶瓷碗筷的大娘比賣雨傘的老爹爹會想事。
她倒覺得劉杏兒說的這些話有些道理。
“俺倒是覺得可以考慮考慮,只是俺一個人,這個事也不是俺能說了算的,俺今晚回去就和咱家裡頭的人商量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