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後。
當初蒲傑在未宿城佈設的引靈陣,只是蒲傑做的一個範本,當他將原理告知莊之銘後,隨即便將該陣給摧毀了。
九十年裡,道化宗與弟子選拔同步,基本上每五年都會進行一次千機學人才的專門選拔。
時間累積之下,至今已經進行了十六撥人的選拔。
數萬人的規模,數十年的累積,加之莊之銘根據蒲傑所言的陣法原理,重新編纂了教材,將上古陣法的學習也納入其中。
這樣一來,早在二十年前,便有修士開始往蒲傑當初的思路去拓展引靈陣的可行性。
遺憾的是,並不是想得到,就做得到。
這些或凡人或修士的千機學人才前赴後繼,也只能做到將陣中陣發揮到可以在相同資源消耗的情況下,將護城大陣的威力提升三成左右。
這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以道化宗十座城池的規模來說,在不進行擴張,也無任何橫財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利用現有資源,能再建造三座城池。
現在問題來了。
對於擴建城池,還是維持現在規模,將節省下來的資源用以栽培現有修士,宗門常執們分成了兩派,爭論得十分激烈,彼此間都不讓步。
本來絕大多數常執都不贊成擴建城池的,只有事工太上事工太上侯桑堅持進行擴張,結局已經不言而喻的。
但是匡鳳吉卻並不表態。
他不表態也就罷了,而且他還不主持常執會進行投票。理由他問過正在閉關的莊之銘,但是莊之銘卻一直不給他回覆。
涉及宗門未來走向的關鍵一步,雖然莊之銘不是常執,確實宗門唯一的大乘巔峰,他沒發言,就算常執會決議了,也未必算數。
於是道化宗在一眾千機學弟子的主持下,先在各大城池中佈設這種證,一邊等著莊之銘出關。
這一等,又是五年。
五年時間,道化宗所有城池的陣法都已經佈設完成,然而節省出來的那批資源既沒有分發給大家修行,也沒有用以城池擴張,就這麼躺在宗門府庫中,只能幹看著流口水。
終於,匡鳳吉將眾常執召集到常執閣,說莊之銘給出指示了。
“莊師叔說,還是擴張城池。他認為這是我道化宗壯大的絕佳機會。而且一旦全宗知曉該陣法的優勢後,恐怕也會主動選擇進行擴張。”
關於這一點,其實侯桑早就說的明明白白了。
城池擴張,宗門弟子的資質也會因為選材面的擴充套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最佳化。
但是道化宗的宗門整體資源始終是有限的。
無論是親傳還是真傳,名額就那麼多,想要記進去,競爭就會更加激烈和殘酷。
隨著時間推移,現在的陣法還會得到進一步最佳化完善,道化宗現在這點地盤的產出,養不起那麼多優秀弟子,唯一的辦法,便是強別人的資源!
這種想法,根本不需要宗門主動提出來,弟子們會自發形成這種意願。
這叫人心向背,擴張是大家的意願,自然在擴張程序中,主觀能動性便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