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非常感謝各位讀者對本作的支援!從上架開始已經過去了近一週的時間,每當看到有讀者為“夢黎”點贊、評論、投票、打賞的時候,我都會有種“這棵嫩芽要慢慢長起來了”的欣慰,正是有各位的支援,“夢黎”的幼苗才能茁壯地成長到現在。
釋出十幾萬字了,從簽約、上架到各位的訂閱、收藏與打賞等,一時間不知該如何為這篇“感謝信”命名,索性就先這樣吧。想到一直沒有跟大家好好聊一聊也有些不妥,今天便乾脆坐下來和大家說說開端的靈感。
這段時間無時無刻不在構思劇情故事的發展,甚至有幾次做飯的時候都會想:“肉湯加上野胡椒和海鹽,再撒一點百里香粉,是不是真的很好吃啊?”在中世紀的西方,這種簡易的烹飪方法似乎很流行,但讓人比較傷心的是,至少在我家的飲食習慣中,這口味未出乎意料地不受歡迎【汗顏】(家人也是安慰了幾句便再不去嘗試了……)
好了言歸正傳,作為一名即將奔三的寫手,我曾想過去嘗試很多種風格的寫法,華麗的詞藻、瘋子所構建的想象、圍繞著平凡人所展開的不平凡的故事。但左思右想才發現,真正需要我付出百分之二百努力的方面還是要構建好一個“夢境”。
夢境的起源是在我很小的時候被父親帶著在家鄉的河畔游泳,那是條內陸河,當時正值盛夏,水流異常的湍急,具體發生了什麼我有些記不清了,只記得眼前最後的一幕就是隔著水面漸漸暗淡的陽光,身體周圍都是漆黑的河影。初生的牛犢似乎真的不怕虎,那時候我倒沒想那麼多,反而覺得“哇,潛到水下再向上望,原來家鄉的河流是這般湛藍而美麗。”再醒來就已經躺在帳篷裡了,根據父親的描述,我當時幾乎要被旋渦捲到河底,多年後再回想起來仍然有一絲後怕。
但面對自然的強大,即使恐懼,我們也能看到她美麗的一面。比起無情,我覺得她似乎更像是習慣於按部就班地做事,誰也無法改變她的原則。
溺水、車禍、雪崩、海難,各種詭異的親身經歷讓我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很幸運,應該沒人會想親自體驗挫折帶來的絕望,但能從挫折中毫髮未損地站起來又是每個人都想要的結果。經歷過這麼多次“童年陰影”,我才意識到運氣並不是忽然降臨的,而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和身邊人的支援。
每次身入險境時身邊都有值得信賴的親朋好友,是他們幫助我逃離了災難。“果然,對於主人公而言,比起無中生有的好運,他更需要可靠的夥伴。”從很久以前我就開始堅信這一點,這也逐漸成為了主角德拉諾的核心設定,在內心的掙扎中選擇放棄安逸至死的生活,與夥伴們並肩探索未知的世界。
每個人心裡都有著一個綺麗而壯觀的異世界,無論是、影視作品還是遊戲,它們帶給我們身歷其境的感覺都讓人沉醉,“是不是因為我們人類都會渴望這樣的夢境呢?”我時常思考著,也逐漸開始藉助著想象力在腦海裡不斷拼湊、完善著這樣一個世界,終於在十年後的現在,“夢黎”誕生了。
說實話,作品中詭異而有些恐懼的場面大多數還是來自於我個人的噩夢,“還真是個想象怪異的瘋子啊。”我偶爾也會這樣評價自己,但對於每一個渴望於探索的孩子而言,做夢又有什麼不妥呢。
但當被真正囚禁在噩夢中無法甦醒時,我才會真正感覺到來自深淵的恐懼,那應該是人的天性,就像羅斯福先生說過的,“我們唯一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
無數次的噩夢中,我都會見到一個奇妙的女孩子,她像是天神般一塵不染,以不同的形象出現在我的夢境,指導我戰勝恐懼、脫離夢魘。或許每個人心目中都有這樣一個美好的存在吧!於是“維基莉可”最早的形象也逐漸清晰了,她是個可靠的夥伴,總會扮演著領導者或左膀右臂的角色。
廢話說的有點多了,但確實是我的由衷之感,能為讀者分享內心的想法是鄙人的榮幸,也希望大家能因此進一步瞭解我的作品《夢境黎明》。
亞伯大陸危機四伏,接下來的旅途還很長,希望我們能同心協力,一步步揭開這個奇妙夢境的層層面紗,向著黎明奮力前行!
各位的支援就是我前進的動力,屯稿還有很多,至少十來章,新篇也在不斷產生中,還希望厚著臉皮求大家多多訂閱、推薦、收藏和投月票!感謝一路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