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經典春秋 > 第十三章 荊楚稱王(三)

第十三章 荊楚稱王(三) (第2/2頁)

熊通陷入沉思之中,良久,他問鬥伯比:“以卿之見寡人該如何討伐江東?”

鬥伯比說:“我楚國在漢水之西,想征服隨國而不能達到目的,是我們自己的原因。我們楚國訓練軍隊,整頓裝備,造船架橋,想用武力吞併漢東諸國。以隨國為首的幾個小國家害怕因而共同聯合起來對付我們楚國。這都是季梁的主意。如果君主要征服漢東諸國,需要各個擊破,但現在他們抱緊雙臂、相互團結,所以我們就難以實現各個擊破的目的。”

熊通並不滿意鬥伯比的回答:“就是說我楚國現在毫無辦法征服江東了?”

鬥伯比說:“俗話說知己知彼,方能克敵制勝。我發現隨國有兩個重臣把持朝政,一個是季梁,一個少師。現在季梁年齡大了,少師卻是隨國權重的少壯派。我聽說兩個人意見往往相左,如果能讓隨國國君遠離季梁而信用少師,這樣我們離間隨國與其他小國的關係就有希望了。”

熊通悉心採納了鬥伯比的建議,於是楚國慎重地開始發動漢東的戰爭。

在鬥伯比的影響下,楚國大軍東渡汗水。

當楚國大軍瀕臨隨國邊境的時候,卻未攻打隨國而是傳信給隨國國君:楚軍要借道攻打曾國。隨國朝野上下震驚。隨國國君急招見眾臣商議。

少師說:“國君不必畏懼。楚軍雖然號稱強大,但我軍尚未領教其鋒芒。我國為應對楚軍已經練兵多年,楚軍兵臨隨國而不入說明楚軍懼我三分。何不借此借道機會觀察楚軍真正實力,以利我克敵制勝。況且如果隨國不答應借道,必然會傷及兩國和睦,反而引起禍端。”

季梁說:“主君不可答應借道之事,楚國的目標不僅僅是曾國而是漢東大片沃土。楚軍名義是借道,其實是在離間我漢東同盟國。所以我認為借道是假,離間是真。只要我們稍有鬆口,盟約自然被瓦解。到那時候,楚國攻我,誰來支援。沒有人來支援隨國,隨國與楚國單打獨鬥,就會兵敗國滅。漢東就會被楚軍各個擊破。到那時候漢東諸侯都會朝不保夕了。當下之計是履行盟國的責任,通知周邊國家整頓軍隊待命援隨,共同對付楚國。”

隨國國君隨即採納了季梁的意見,不予借道。

鬥伯比見借道不成,便與熊通商議對隨國施以談締約盟國之計,表面上是楚國與隨國建立友好關係,實際上還是離間漢東諸侯。只要隨國答應與楚國會盟,那麼漢東聯盟就會頃刻潰散。隨國還是要單獨對付楚國。

於是熊通派自己的親侄兒大夫蒍(wěi)章趕赴隨都見隨國國君,請求和解。古來和解一向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弱國求強國和解,那若果一方要付出代價來求和解;一種是強者向弱者的強迫和解。蒍章顯然是以強國自居。於是請求隨君自己親入楚軍帳中觀察楚軍實力。意識是求和會盟是隨國的最好出路了。

隨國國君當然不敢前往,俗話說擒賊擒王,一旦自己落入楚軍之手,那隨國不戰自滅。於是隨國國君便指派少師作為全權代表前往楚軍大帳磋商議和之事。

這一遭也是正中少師下懷,這邊鬥伯比下了軍令,軍營一定要擺出鬆鬆垮垮的樣子來迎接少師。不要讓少師看出楚軍的鋒芒。

這一天,隨軍大將軍少師駕車來到楚營。從頭到尾對楚軍視察了一遍,就見號稱強大的楚軍,並非想想中的嚴陣以待,而是凌亂不堪,將士東倒西歪不成體統,看不出一絲鬥志。

少師回稟隨侯,說明楚軍情況。並表示隨軍完全可以戰勝楚軍。國君獻上一計:可假裝與楚軍和談締約,暗中調兵遣將、部署兵力,然後找機會來偷襲楚軍。並肯定地說:“此戰必勝。”

隨侯聽少師之說,心裡萌生與楚軍決戰的想法,但自己還是不託底,就尋找季梁商議。

季梁說:“不可,楚國意在謀漢東之地,軍容不整是他們故弄玄虛、瞞山過海。以弱飾強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輕敵,攻擊吞併隨國是他們的目的。君主不可輕敵上當。另外隨國與周邊盟國有約聯合抗楚,一旦與楚國講和聯盟,周邊盟國也會懷疑我們隨國,這樣我們恰好中了楚國的離間之計。”

隨侯問:“難道我們隨國就永遠不能打敗楚國了嗎?”

季梁說:“臣聽說弱小之國所以能夠抵抗大國,是因為小國有道,而大國君主沉溺於私慾。所說的'道’,就是忠於百姓而取信於神明。作為朝中的臣子想到對百姓造福這就是對君主的忠;主持祭祀的史官真實不欺地禱告,這就是信。可是現在的隨國是什麼樣啊?糧食欠收,百姓飢餓而國君放縱個人享樂,廟祝和史官浮誇功德來祭祀,臣實在不知道此時的隨國才能哪裡有能力抵抗強大的楚國”

隨侯說:“我祭祀用的牛羊,都是清一色的白或黑,而且牛羊都選擇肥大的;作祭品的食品也都豐盛完備,為什麼不能取信於神明?”

季梁回答說:“臣以為百姓才是神靈的根本。所以歷史上聖君都能體恤百姓疾苦,而後才去祭祀神靈。求得神靈保佑百姓五穀豐登。所謂的祭品芳香,百姓皈依,就是人心沒有邪念。因此春、夏、秋三季都要努力於農耕,修明五教,敦睦九族,用這些行為來祭祀神明。百姓和睦,神靈降福,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現在百姓各人有各人的想法,鬼神沒有依靠,君主一個人祭祀豐富,又能求得什麼福氣呢?您暫且修明政事,牢固與兄弟國家的關係,或許可以免於禍難。”

少師對季梁的話不僅不信,更是憤憤不平。他對隨侯說:“楚軍兵臨我隨國邊境,既不借道、也不出兵、亦不結盟,這不分明是激怒楚軍的鬥志來討伐我隨國麼?到那時楚軍嚴陣以待,實力又高於我軍,豈不是危機更大了!”

隨後也感覺問題嚴重。心想:現在楚軍就在家門口,不和不戰,而專心於百姓生活和睦鄰友好。怎麼能讓楚國大軍退出去呢?

季梁說:“現在楚軍強盛,地域遼闊,但楚國國君位卑。楚君為子爵,而臥隨君位侯爵。國君可以請周王室提升楚國分封爵位,來實現與楚國既不會盟卻可以睦退兵的目的。這是楚君求之不得的事情。”

隨國國君又一次採納了季梁的計策。

於是隨與楚兩國便以隨國幫助楚國提升分封爵位為由和解。這一點的確是擊中了熊通的要害。熊通欣然答應退兵。

這些年,楚國南征北戰,鯨吞諸侯小國,實力大大增強。唯有一個子爵位實在有辱楚國國君的聲望。如果隨侯能通融周王室真正提升楚國的爵位,何不先提高了爵位再說以後的事情。於是熊通暫時退兵。

最新小說: 竇氏孤兒 一手醫,一手殺,王妃誓要臨天下! [FF7]薩菲羅斯月亮星 [娛樂圈]一位愛豆 少年白馬醉春風之棠花朵朵 少年白馬醉春風江若清 七零家屬院我懷了糙漢三個崽 世界破破爛爛,幼崽縫縫補補 二嫁古板老男人 全員修羅場!黑化男主都想佔有我 全球檔案 農門相公是錦鯉 小娘子的貓 帝姬兇殘[宋朝] 快穿:這個炮灰有點彪 我不做賢妻 歌劇魅影歷險記 白衣仙君和龍傲天又爭又搶 穿越八零替嫁後我成了軍官心尖寵 重生以後包子的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