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諸兒從此很少能見文姜的面。在這期間,齊釐公給姜諸兒娶了宋國的公主,魯國和莒國公主還有陪嫁來的美女。齊國世子姜諸兒身邊已經是美女如雲了。這讓文姜很不開心。
文姜自己憋悶在房間裡。姜諸兒也不來探視,更是寂寞難受。似乎病也更嚴重了起來,整日懶在床上,忍著自己的心病緘口不語。任誰來勸說都不開心。
就是這個時候,魯國太宰姬翬派人來齊國商議為國君求婚的事。
因為文姜還在生病,齊釐公不假思索,便提出過一段時間再說女兒婚姻的事情。就這樣打發了魯國太宰的請求。在一旁的夷仲年,心裡著急,覺得齊釐公這樣打發魯國太宰的人太簡單了,況且文姜嫁與魯桓公那是天下絕配啊。於是夷仲年插嘴說:“文姜沒什麼大病,無非頭疼腦熱的,主公不可耽擱了文姜的婚事啊。”
於是齊釐公改口說:“小女病情一旦好轉,即可與魯國商量婚事。”
太宰姬翬的使臣回來細說文姜生病的事情,姬翬以為自己吃了閉門羹,覺得十分懊喪。但聽到後面的話,就有了底數。只是眼下不知道如何跟魯桓公交代了。為了不影響魯桓公的心情,太宰姬翬便裝作若無其事等使臣的樣子。不與魯桓公說求婚受挫的事。
在齊國的宮中,魯桓公派人來向文姜求婚的事成為熱門話題。宮女們卻嘰嘰喳喳地將魯國國君求婚的事情告訴了文姜。文姜本來因為與姜諸兒的糾葛心懷忐忑,加上鄭國世子回絕而傷心。內心打翻了五味瓶一樣複雜,整夜難以入眠,集思成疾而已。如今聽到有個年輕諸侯想來娶自己,失戀的痛苦就緩解了很多,生怕錯過了這個機會,於是開始吃飯了,臉色也漸漸好起來。沒多久病也好了許多。
齊釐公見狀,想起魯國提親的事來,趕緊派人通知魯國太宰姬翬,讓他來齊國商議文姜聯姻的事。
太宰姬翬終於在沉默之中等來了喜訊。於是趕緊稟報魯桓公,並與魯桓公商議籌備聘禮。此時的姬翬不會把這個做好人的機會讓給別人,自己親自帶領車隊,帶上十車聘禮來齊國正式求親。
齊釐公當場應承下來,並約好良辰吉日,送女兒文姜完成大婚。
齊國世子姜諸兒本來整日裡妻妾打點不完,漸漸把文姜遺忘腦後。而今聽說文姜要出嫁到魯國去了,以前對於文姜妹妹的情感一下子湧上心頭,派人送了鮮花給文姜,捎帶著一封滿是煽情的手寫信簡:
“桃有華,燦燦其霞。當戶不折,飄而為苴。吁嗟兮復吁嗟。”
別說這個齊國世子驕橫跋扈、肆意妄為,在文姜身上卻留著那一絲斯文與曖昧。的確文姜是一個博古通今的才女,如果僅僅是憑著顏值也征服不了她的芳心。只是這個姜諸兒卻是自己的親長兄,儘管不是同母所生,還是讓文姜左右搖擺、牽腸掛肚,割捨不下。
世子姜諸兒的信簡是一首詩,用現代白話文來說就是:
“桃花真美麗啊,你盛開在我窗前的時候,我沒有將你折下,卻等到了你被東風吹散飄零遠方的訊息,唉,我好心痛啊好心痛。”
文姜看到了這封情書,明白了其中的曖昧,於是也回覆了一封書簡,上面寫著:
“桃有英,燁燁其靈。今茲不折,詎無來春!叮嚀兮復叮嚀。”
文姜這首詩的意識是說:
桃花的蓓蕾,閃爍著它的靈魂,今日不折,還有來春。妹妹我永遠等著你。
姜諸兒讀了詩句,知道文姜妹妹的心裡仍有自己。對於來自妹妹的愛戀相思更加難耐。
沒過多久就是魯國來迎娶文姜的日子,齊釐公按照事先對魯國的交代,打算親自送文姜出嫁。
姜諸兒聽說之後感覺機會來了,就假惺惺地跑來跟齊釐公說:“父公公務繁忙,孩兒可以替父公去送妹妹成親吧。”
齊釐公一口拒絕了姜諸兒。“我已經答應魯國親自送親,作為一國之君怎麼可以隨便食言,說了不做?”
正說話間,有人來報,魯桓公迎親的車輛已經到了兩國邊境。
齊釐公說:“看看魯國做什麼事情都很講究禮節,他們怕我趕遠路過於疲勞,所以迎親隊伍到國境恭候。”
說完揮手令送親的隊伍啟程。姜諸兒站在送親車隊的邊上,滿臉陰沉,默默目送著那個紅色的扎著綵綢紅花的坐著文姜的彩車漸漸遠去。內心湧動著別樣的情感。
儘管這對兄妹在文姜遠嫁魯國的時刻,未能實現彼此告別。一個彩車外黯然神傷,一個在彩車簾子內偷偷相望。
但有兩組情詩想通,已經彼此種下了禍根,這個禍根在多少年後爆發了一場曠古荒謬的兄妹相通的愛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