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公元前的707年的秋天,大地一片肅殺,風吹落葉在空中飄著。樹上的鳥兒似乎也在恐懼著這場殊死大戰。各自向遠方飛去。
周桓王見鄭莊公率兵款款而來。感覺自己報仇雪恨的機會來了。便勒緊戰袍欲親自出戰。虢公忌父勸說周桓王保重龍體,不可親自參與一線搏殺。這才得以阻止周桓王衝殺一線。
兩軍對壘,各排陣勢,相距不足二里路。各自的軍車、將士看的十分清楚。周桓王那高高大大的黃蓋車更是暴露無遺。
鄭莊公傳令:“左、右二軍,不可輕動。以軍中大旗擺動為號,有序出兵。”
周桓王陣前歷數鄭莊公罪狀,專等鄭莊公出頭答話,當陣訴說,以挫其銳氣。
鄭莊公雖列陣前,卻不答話。任憑周桓王破口大罵,仍不動聲色,只把住陣門,沒有絲毫動靜。
周桓王見鄭莊公死豬一樣不出聲響,便命人出陣挑戰,鄭國一方依然鴉雀無聲,無人應戰。
快到午後,鄭莊公估計周桓王精神頭消耗得差不多了,周桓王的三軍已經懈怠了。套在車上馬在隨意啃食地面上的野草,有點軍士已經坐在地上,甚至有的已經卸掉鎧甲。都以為鄭莊公面對周桓王的大軍,已經不敢出手作戰了。鄭莊公覺得時機到了。便命瑕叔盈把大旗向右一揮。寂靜無聲的鄭軍,突然右軍殺聲頓起,鼓樂齊鳴。憋足了勁的鄭國右軍將士,揮著手中的長矛大戟,直奔周桓王的左路大軍。
曼伯衝鋒陷陣,殺入左軍。陳兵因為本國朝政更迭,心中不滿,原本就持觀望態度,並無參戰鬥志。沒有想到鄭軍竟然首先向自己衝來,軍士趕緊穿上鎧甲拿起兵器尚未完全備好,便受到鄭軍兇猛砍殺,有的落荒而逃,被鄭軍追殺嚇得四處潰散。有的陳軍以為周王室的軍隊匯能保護自己,便退向中軍,反把中軍的周王室的軍士衝撞了。而此時周桓王的右軍不知何意,見對面的大軍絲毫未動,再觀望黑肩所率的左翼的陳國軍隊,兵亂無稽,到處衝撞,周公黑肩阻遏不住,大敗而走。於是人心浮動,驚恐萬分
周桓王正待指揮中軍援助。莊莊公命令瑕叔盈把大旗左右揮舞。一時間金鼓齊鳴。喊殺聲驚天動地,鄭莊公的中軍與左軍也從陣營中奮勇殺出。
祭足率領的左軍殺入周王室的右軍陣營。只見蔡國、衛國旗號交織紊亂。兩國軍隊見陳國軍隊已經是棄車逃命,哪裡還有抵擋勇氣,各自覓路奔逃。
虢公仗劍立於車前,約束著臨戰軍士,高聲吶喊:“如有無故撤退者斬首!”
但是“魚麗陣”實在厲害,殺得衛軍、蔡軍只能繞道而行,節節敗退。虢公忌父抑制不住大軍後退的洶湧浪潮。祭足率大軍布成強大一線陣營,威勢浩蕩,卻款款前逼。盡展鄭軍威猛浩大。以威勢逼退敵軍。
虢公忌父已經喊得聲嘶力竭,但蔡、衛兩國軍士還是畏懼鄭軍的強悍,仍然節節敗退。虢公忌父自己也無奈於鄭兵的壓力,在刀槍劍戟的叢林般蔓延而來的時候,只能帶著自己的車隊緩緩退去,卻不損一兵一卒。
再說周桓王在中軍,先是見鄭莊公右翼突然出擊,陳軍潰散。正要命令中軍援助,卻聽見敵營鼓聲震天,知是鄭軍全面出戰。於是命令身邊將士,準備全面迎戰,只見士卒紛紛耳語,隊伍早亂。原來望見潰兵,知左、右二營都失敗了,連中軍也亂了陣腳。
此時,周桓王大怒,站在車上指揮周軍負隅頑抗。放眼望去,見鄭兵如山牆一般在向自己一方推進。不禁大驚失色。
再看鄭軍這一面正是排山倒海之勢殺將過來。那祝聃因為有鄭莊公對自己的譏刺在前,更是英勇無畏,非要殺出個兇猛勁兒來給鄭莊公一個交代。一起出發的幾個戰將如高渠彌、原繁、瑕叔盈等逐漸被祝聃的車乘拉在後面。
曼伯、祭足已經殺敗了左右兩軍,併力合圍。圍攏來的鄭軍殺得周桓王的中軍人仰馬翻、損兵折將。周桓王見如此下去,必將被徹底剿滅了,速速傳令大軍後撤。周桓王親自斷後,且戰且走。
祝聃看的清楚,見那黃色繡蓋之下正在發號施令的人料定是周桓王。那鄭莊公的話又在耳畔響起,不僅怒從心頭起、惡從膽邊生。竟憑著眼力真覷瞄準,一箭想著黃蓋車上的周桓王射去。只聽“樸”一聲,這一箭正中周桓王左肩。周桓王“哎呦”一聲倒在車上。眾將士趕緊擁著黃蓋車向後撤退。
祝聃眼睛都紅了,見周桓王已經倒在車上,眾將士無心戀戰,更是催車前進。
正在危急之間,虢公飛車前來救駕,長戟橫在祝聃面前,於是二人你來我往交鋒幾個回合。這時鄭國大將原繁、曼伯也紛紛圍將過來,各騁英雄,殺得周桓王的侍衛兵犧牲大半。眼見那周桓王黃蓋車就將被團團圍住,在劫難逃。
就在這時鄭莊公發令鳴金收兵。於是鄭軍將士聽到手柄號令,各放棄眼前已無招架之功的周桓王將士而退收兵。
周桓王虎口得脫,率兵退回三十里下寨。周公黑肩趕到了,探視周桓王受傷勢,幸虧周桓王裹著堅厚的貂裘外加犀牛鎧甲,箭射在體內部分不深,傷的不是很嚴重。周公黑肩不怨自己督軍不利,反而開始埋怨說:“陳國的軍隊不肯賣力,以至我全軍覆敗。”
周桓王扶傷羞愧地說:“不怪愛卿,是朕用人不明的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