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忽卻應酬著:“對對對,該喝這樽鮑叔兄有眼不識泰山酒。”說完自己一飲而盡。
管仲看著鮑叔牙,樂呵呵地說:“喝啊,喝了再聽我對你說。”
鮑叔牙無奈只好端起酒樽,與管仲碰了一下一飲而盡。管仲一口喝乾酒樽裡的酒,然後開始斟滿第三樽酒,鮑叔牙還在等待著管仲解釋什麼叫“有眼不識泰山”。不想管仲卻又舉起酒樽說:“這第三尊酒敬鮑叔兄……”
鮑叔牙伸手攔住了管仲的手並奪下酒樽。大聲說:“打住,你先解釋解釋什麼叫我鮑叔牙有眼不識泰山!”管仲仍是哈哈哈大笑,對鮑叔牙說:“先喝完三樽酒,再聽老弟給你解釋可否?”鮑叔牙無可奈何只好縮回自己的手,於是管仲重新舉起酒樽說:“這第三樽酒我和召忽兄弟敬鮑叔識大體顧大局,為齊國培養一個傑出棟樑!”
召忽顯得很興奮站起來應酬說:“對對對,敬鮑叔兄為齊國培養一個傑出棟樑!”
鮑叔牙雖然舉起酒樽,嘴裡不滿地嘟噥著:“什麼傑出棟樑……”但還是隨著管仲的節奏站起來了。
三人高舉酒樽,儘管鮑叔牙顯得緩慢而不情願,還是站起來高舉酒樽,三人酒樽相碰,一乾而盡。
鮑叔牙幹完酒,將酒樽放在桌上,直盯著管仲說:“我說過了,今天我並不高興,我寧願做我的軍吏,不想給什麼小白做師傅!你們都知道了,為什麼還在為我慶賀啊?”
管仲問:“鮑叔兄怎麼知道小白就是災星?就是君上最不喜歡的公子?”
鮑叔牙看著管仲,想了想說:“那不都是宮中傳出來的真實事情嗎?而且是君上主動將小白母子驅逐出宮的啊。你們都知道君上讓我去做他最不喜歡的一個公子的師傅,讓我去扶持一個倒黴災星?這哪裡是提升重用我啊,純粹是讓我來充當犧牲品啊。”
管仲說:“鮑叔此言差矣,小白的確是君上驅逐出宮的,但是小白也是君上親自接回宮的,其中的變數不得而知,但至少現在在君上的心裡的小白已經不是什麼災星了。據說是當時宮中有人陷害,現在國君一讀反悔這件事,估計也在追查責任。如果他還那麼認為怎麼會親自把小白接回宮中,為他請高師呢?宮廷之爭鮑叔大可不必在意。應該在意的是人。”
召忽說:“你怎麼斷定小白公子就是一個無能無才的蠢貨?如果他不是蠢貨,如果他能在苦難經歷中得到了歷練,說不定就能成就一番大業。”
“召忽兄弟說的也不錯。我們撇開幾位公子的地位不談。單說個人才能,不能說小白公子會比世子和姜糾就差啊。如果說有經歷過人間磨難,那小白公子遠遠比其他兩位公子閱歷豐富,俗話說:不經磨難難成大器,我看這個小白公子在宮外渡過的童年對他個人來說就是財富。”
鮑叔牙說:“不不,俗話說:知子莫過於父,知臣莫過於君。而今國君知道小白的生辰八字沒什麼君子之命,也知道臣下年紀偏大,沒有什麼大造就,所以便為我們配成如此師徒。我越想越不是滋味啊。”
管仲搖了搖頭,若有所思地說:“你我都是民間百姓,是國君發現和重用我們,當初上以為我是管莊之後就救我一條性命,並給我們俸祿,君上之恩你我都當永世不忘。”
召忽說:“就是啊,我們都是平民百姓。君上不嫌棄我們是平民百姓,重用我們。給我們俸祿官響,讓我們做什麼我們就該做什麼。並且應該做好什麼。為國家掌控大事的人,不應該推脫職責,貪圖安樂生活。”
管仲向雅座包間外面看了一眼,然後站起身走到門口將雅間的門關上。走回來壓低聲音說:“現在看,齊國未來誰承襲君主之位還不能最後確定。姜諸兒隨意性強,無所顧忌,品德名聲都不好,心裡裝不住國家大事,在朝中口碑並不好。雖然公孫無知君上給予他世子同等待遇,在別人眼裡有著重要的地位。但大將軍夷仲年和十分看好公孫無知的太后已死,公孫無知繼位可能性不大,我不相信君上會把君位傳給旁枝。姜糾雖然人可造化,但其生母魯姬在宮中、朝中影響非常不好。小白自小失去生母,自生下來就被驅逐,所以現在朝中大臣都有對小白公子的同情之心。齊國前途未卜,你還是勇於擔當吧。和我們一起留在齊國的朝中為其效力的好。也算是盡了對君上的一份報答之心。”
召忽說:“管仲兄弟分析的我只同意一半。姜諸兒無德無才,如果姜諸兒繼位那就是齊國的不幸。小白一是年紀尚小,發展走向尚不明朗,再加上自打出生就被傳為災星,就憑著這兩點不可能由他繼位。鮑叔兄分析的也非常準確。姜糾無論是德才還是年紀都具備繼位的條件,為何不全力支援姜糾繼位啊。我們三人對齊國來說,好比鼎的三足,去其一,而立不起來。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合力支援姜糾啊。我看小白一定不會是繼承君位人。鮑叔應該等待時機來與我們合力,三人都來支撐姜糾繼位。這樣我們才是對君上盡一份報答之心。為齊國盡了我們三人的個人之力。”
管仲搖搖頭說:“這種說法可是不對啊。姜諸兒雖然居長,又被立為世子,但品質卑劣,這也是齊國朝中大夫有目共睹的。即便即位也怕好景不長。如果說眾心所向的話,未來統治齊國的只有姜糾和小白兩位公子了,別無他人能承擔此任。但是齊國人都厭惡公子姜糾的母親魯姬,甚至因為厭惡魯姬而厭惡公子姜糾本人,這是眾心所向啊。而同情小白沒有母親,自幼又經歷磨難,這也是眾心所向。小白的為人,因為年紀尚小還看不出來什麼。但如果姜糾得立為君,因為姜糾怠惰、貪圖安逸,依我個人的看法也將一事無成,由此看來齊國未來不是需要您鮑叔煞費心機來安定國家,還有誰呢?”
召忽不同意管仲見解,有些鬱悶地說:“國君百年以後,如國不是姜糾繼位,就算我們三人都可以做官發財而得勢於齊國,我也不願活著;何況,奉君令參與了齊國政務,既然接受君令就要從一主而終,唯姜糾為君是我義不容辭的義務。”
管仲輕輕一笑說:“作為人君的臣子,是受君命奉國家以主持宗廟的,豈能為姜糾個人成君或不成君而犧牲?我管仲所要為之犧牲的是:國家破、宗廟滅、祭祀絕,只有這樣,我才去死。不是這三件事,我就要爭取活下來。只要我活著能有利於齊國,我就不會選擇死。”
鮑叔說:“你二位別爭論姜糾繼位不繼位的事了。先說說我應該怎麼辦吧?”
管仲說:“您去接受命令就是了。報答君上信任之恩,唯有忠誠職守、盡心竭力而為之。”
召忽說:“我也同意這種觀點,忠誠職守、盡心盡力。萬一公子小白時來運轉成為國君呢!”
於是鮑叔便答應出來接受任命,輔佐公子姜小白。鮑叔牙問管仲說:“那應該怎樣盡職呢?”
管仲說:“為人臣者,對君主不竭盡心力就不能得到信任,君主不信任就會說話不靈,說話不靈就不能為國家安定獻計獻策。總之一句話:事奉君主不可存有二心。”
鮑叔牙點了點頭。
“聽二位的話,我鮑叔牙也要盡心竭力,為齊國社稷而育好公子。希望他們都能成為齊國棟樑。也彰顯我三人”
召忽馬上舉起酒樽。拍了拍鮑叔牙的肩膀說:“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