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經典春秋 > 第四章 衛人弒君(四)

第四章 衛人弒君(四) (第1/2頁)

四、

衛國那幾路出使各國的使臣,果然湊效,不久五國大兵浩浩蕩蕩進軍殺向滎陽。鄭國都城被五路大軍包圍的水洩不通。州籲將五國大軍做了具體分工,衛國和魯國獨當一面,衛國強攻東門,魯國強攻西門,將宋國與陳、蔡組成連隊攻正南門。五國聯軍各自領命去了。

鄭莊公沒有想到竟有五國大軍聯合攻打鄭國。忙聚大臣們與殿上商量如何迎戰。大臣們多數慌了手腳。有的說講和,有的說迎戰,可憐鄭國騷擾周天子的祭足大軍還在邊關,迎戰都城兵力不足,怎奈五國大軍攻城。眾臣七上八下議論紛紛之時,鄭莊公的頭腦卻十分冷靜。他仔細斟酌了當前局勢。雖說五國聯盟,衛國牽頭,這個州籲完全是為了出風頭,因為衛國原本與鄭國沒有什麼緣由;魯國是公子翬貪婪成性必是受重賄賂而出兵,其魯君並不一定同意,肯定不想損兵折將而歸;宋國則是因為公子馮客居鄭國而犯我;蔡、陳兩國與鄭並無結怨,也不會派出多少實力參戰……。想到這些,鄭莊公果斷下令,兵分四路:一路派人將子馮遣送至長葛並向宋殤公回稟鄭國並無立公子子馮的意思,將宋國的兵力引向長葛;私下裡叮囑宋國撤兵子馮自己潛回滎陽;二路是急告在外巡視的祭足殺個回馬槍;三路派公子呂率部分戰車在東門單戰州籲的衛軍;四路是派出一些密探到陳、蔡兩國軍中述說鄭國與二國並無前仇,並無與之對立之意,鄭出兵只打衛軍。這四路人馬出城,馬上聯軍馬上出現了騷動。

五國聯軍按照州籲所分派,各自囤聚於鄭國都城周邊,按照分配好各自的佔位。衛國屯居東門,有州籲率兵強攻東門,魯國屯居於西部,由機會率軍圍攻西門,宋國與陳、蔡攻屯居於正南門,做圍攻之勢。州籲留個北門,心想他鄭莊公不得已時候逃亡出城就走北門吧。

哪裡知道聯軍作戰的戰鬥打響,鄭國都城之內卻悄無聲息。西門、南門禁閉,守城軍士都在城牆上嚴陣以待,比不出門迎戰。唯有東門洞開,公子呂率極少數兵馬前來迎戰。州籲見狀便派出石厚帶兵迎戰。

迎戰幾個回合公子呂退守二道防線,石厚乘勝追擊。州籲正在得意之間,接到探報說宋國、陳國、蔡國紛紛退兵,魯國見西門紋絲不動也不敢強攻。州籲正在納悶:這三國大軍沒有指令為何撤兵?又有來報說駐紮外地的祭足大軍正在急速趕回都城營救,不日即到。州籲不敢戀戰只好鳴金收兵。他不讓石厚追擊,在東門附近繳獲了一些戰利品草草收兵了。殊不知宋國撤兵是攻打長葛城邑去了,陳國和蔡國得到了鄭國說客的遊說,也得到了鄭國的賄賂,不戰而回。這州籲與魯將姬翬各自分得一些城郊的戰利品並一起慶賀勝利,兩國大軍酒肉一番,便急急撤兵。

州籲率軍回國,號稱打了勝仗,以為朝廷上下增加了自己的威信,暫且鞏固自己的君主地位。然而州籲還是心裡恐慌,有意長足進展,尚知百姓不服、天子不認,仍是一個大難題。讓州籲頗費腦筋。

州籲問石厚,如何才能進一步讓百姓認可信服。石厚說可以讓前朝老臣出面維護君位,百姓就能認可君主之位了。州籲就讓石厚請石碏出山扶持,石碏號稱年老體弱不能出山。石厚請不出父親石碏,也想向父親討招,有什麼能安定州籲的君位的辦法。

石厚向父親石碏詢問“怎麼才能能讓州籲安定君位呢?”

石碏說:“朝覲周天子就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石厚又問:“州籲尚有弒君嫌疑,怎麼能讓周王室信任並接見呢?”

石碏沉吟片刻說:“陳桓侯受周天子的寵信。現在陳、衛兩國正互相和睦,聯合征討鄭國獲勝,相互沒有隔閡,如果朝見陳桓侯,讓他先向周天子求情,就一定可以成功。”

石厚如獲至寶,於是將從父親那裡討來的辦法趕緊向州籲彙報。兩人商量的結果認為的確是一件值得采納的意見。

兩人還說做就做,州籲帶著石厚等一干人真的準備去陳國了。二人哪裡知曉,此一去就踏上了自己的黃泉之路了。

石碏與陳國大夫子針關係甚篤,在衛國生死攸關的時候,他不能無動於衷,於是石碏割破手指修血書一封,希望能透過子針轉給陳桓侯。

石碏的血書是這樣寫的:

外臣石碏百拜致書陳賢侯殿下,衛國偏小,天降禍殃,不幸有弒君事情發生,此時雖然是桓公逆弟所為,也有臣之逆子厚貪位助桀。二逆不誅,亂臣賊子行將接踵於天下矣。老臣年邁力不能制之,負罪先公。今二逆聯車入國上朝實屬老夫之謀也,幸上國拘執正罪,以正臣子之綱。非獨臣國之幸,實是天下之幸也。

老臣叩上

石碏的血書委實驚動了陳國君臣。陳國大夫子針與石碏素有交情,彼此瞭解其為人、處事及為臣之道信守誠信,大夫子針也一向佩服石碏的機智與真誠,見血書不敢怠慢,立即進攻參見陳桓侯。

陳桓侯讀罷信件,沉思良久,陳桓侯清楚,父候將自己的兩個姐姐嫁與衛候,一個出自嫡系就是他的同胞姐姐,另一個雖不是一母所生卻是同父姐妹,而生下衛桓公的就是戴媯,算起來被弒之君即是自己的外甥姬完。姬完之死陳桓侯就懷疑與州籲有關,但得不到確切訊息,近日得知州籲不僅弒君還將衛國母庒姜也殺了。已經充分暴露了這個暴君的本來面目。見到血書陳桓侯已經恨從心頭起,惡自膽邊生,不殺不足以平內心之憤慨。

但陳桓侯畢竟是有修養的人,他仍平靜地問大夫子針:“這事該怎麼辦呢?”

子針說“州籲弒國君、殺國母,欺瞞天下,天理不容。今天能禍害衛國,將來也能禍害我們陳國啊,像這樣的暴戾昏君不除必有後患,再說衛桓公畢竟也是陳國的嫡親,我們不能視而不見。”

陳桓侯拍案定奪,說了聲“好,就這麼辦!”

最新小說: 怨珠願 大明:朱元璋是我乾爹 紙醉伶夢 三國之涼人崛起 重生後我拐走一隻皇子 穿越後,我帶丐幫富甲天下 錦衣衛之無極之證 重生後拿捏了前夫死對頭 失格魂縈 重生嫡女的打臉日常 大明:三天後穿越,滿門被抄斬 糜漢 穿越成了小魔女 三國:開局獻計曹操,成立摸金校尉 竊元 財神寶寶三歲半 嬴政夢天機,立我為嫡 大明:天下第一皇商 穿越秦時,如龍在淵 大明:家父崇禎,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