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樓稍微思索一番.低聲問道:“西華先生.你們美國人的兩艘淘汰的戰列艦是否已經‘交’付給日本人了.”
美國公使西華儼然而笑道:“李大人果然是大清最聰明之人.不過這次猜錯了.一共有四艘戰列艦‘交’付給日本人.以商船的形式成‘交’.所以很少有人知道.”
李國樓倒吸一口涼氣.問道:“那英國人呢.他們有什麼舉動.”
西華搖頭道:“英國人除了賣給日本人兩艘運兵船.就再也不肯賣了.這兩年只做了一點軍火生意.日本的水軍是我國培訓的.我言盡於此.好自為之.”
“多謝西華先生提醒.我知道誰是真正的朋友.等我回到天津.一定登‘門’拜訪.”李國樓微微欠身.表現出外‘交’官的風度.食不甘味.連酒也喝不下去.幸好冬季即將來臨.萬物蟄伏.一切要等到來年‘春’季.
李國樓走出‘門’撒‘尿’.順勢走過李鴻章身邊.俯身道:“傅相大人別喝了.國事危矣.十萬火急.”說完李國樓走出宴會廳.出去吹吹寒冷的西北風.家事只是小事.大丈夫不拘小節.讓人誤解也不失為高招.他要欺騙所有人.高風亮節的民族英雄才會自汙.只為民族的振興.
李鴻章聽了李國樓一言.倒是沒有喝醉.送別各國使團之後.就和李國樓、丁日昌、沈葆楨走入客廳.許鈐因要陪同郭嵩燾赴英.作為副使常駐法國.被李國樓驅趕出客廳.不讓許鈐聽國家機密.
看見李國樓假模假樣的樣子.丁日昌坦然處之.笑道:“右都御史大人.準備黑誰啊.搞得那麼神秘.”
李國樓不管丁日昌的冷嘲熱諷.把客廳的大‘門’都關上了.房間裡為之一暗.有種壓抑緊張的氣氛.轉身道:“你們別翹著二郎‘腿’窮開心.禍事來了.日本人要對臺灣島下手了.我們海軍不是日本人的對手啊.”
李鴻章挑眉.喝道:“李國樓.你吃錯‘藥’了.我沒請日本公使.你就驚天呼地.像什麼樣.”
李國樓搶步向前.說道:“傅相大人.日本人要報仇.正是千載良機.我國還在打內戰.新疆還未收復.此時不打更待何時.難到等我國統一之後嗎.就算打不贏我們.日本人也不怕我們報復.他們一定以臺灣生番殺死琉球漂民之事為藉口.攻打臺灣島.若是小打就打生番之地.若是大打就打安平古堡.直取臺灣的咽喉.你們還沒老.不要成為老糊塗.”
沈葆楨撫著一部烏黑髮亮的鬍鬚.問道:“李大人.你有什麼根據.”
李國樓說道:“適才美國公使西華旁敲側擊幾句.偷偷告訴我的.”
丁日昌忿忿然道:“李國樓.你傻啊.這你也相信.”
李國樓氣得一拂官袖.怒道:“丁日昌.我一點也沒開玩笑.日本人什麼德‘性’.沒有人比我更瞭解.他們是一根筋之人.吃虧一定要報仇.就算飛蛾撲火也在所不惜.我們自己建造的鐵甲船.炮身那麼細.用來炸魚啊.那艘小木船裡有炸‘藥’.所以才會炸得四分五裂.不要以為洋人是傻瓜.我這個‘門’外漢也看出來.威妥瑪在路上一定在笑話我們.”
沈葆楨臉‘色’一變.沉聲喝道:“李大人慎言.別不懂裝懂.這是我威武的海軍第一次對外軍事演習.真功夫哪能給洋人看見.”
李國樓指著自己鼻子.怒道:“沈大人別倚老賣老.我會不懂.就算我不懂.但我學得快.一看就‘摸’出‘門’道.憑我們現在的海軍打仗.近海還可以憑藉炮臺的火力立足.遠海能打得過誰.打漁民還是打海盜.我勸你還是認清現實.少說假話.”
李鴻章揮手道:“都別吵了.李國樓.你把西華怎麼和你說.原原本本告訴我.”
李國樓把美國公使西華的話.原原本本說了一遍.又把自己的分析講了一遍.讓李鴻章早做決斷.只有一個冬季來應對小日本的武力入侵.
李鴻章長身而起.說道:“小樓說得有點道理.那就拉響戰爭警報.沈葆楨還是以事實為依據.海上我們不和日本人硬碰硬.我會調兵先加強安平古堡的防務.等北洋水師形成戰鬥力.日本人就會知難而退了.”
“哎.大清什麼時候.才會有真正的海軍啊.”沈葆楨頹喪的捶打案几.南洋水師能不能打.他心裡亮堂得像明鏡一樣.
李國樓‘毛’遂自薦道:“傅相大人.你的兩艘戰列艦還是‘交’給我指揮吧.把兩艘戰列艦先放在福建馬尾港.我學得快.你把威武號、威力號開回威海衛有什麼用啊.遠水救不了近火.”
“不行.”李鴻章斬釘截鐵的回道.
“傅相大人.大不了我賠給你兩艘.保證完璧歸趙.”李國樓懂得如何和李鴻章談判.
“傅相大人.你就答應吧.我們南洋水師需要戰列艦啊.你看中的學員.我雙手奉送.”沈葆楨一咬牙.說出狠話.心疼得不得了.若是兩艘戰列艦入駐馬尾港.這南洋水師的戰鬥力立刻上一個臺階.既然來了.還會走嗎.這個道理誰都明白.
“哎.這不是錢的問題.人才難得.我才這點家底啊.”李鴻章話語軟了下來.看著李國樓.歡喜得不得了.他變成大清鐵血丞相.全靠李國樓的財力支援.若是沒有李國樓輸血.他的海洋夢還在藍圖上策劃呢.哪會有今日的海軍軍事演習.
大清走上國富軍強之路.全靠李氏一‘門’鼎力相助.其中的翹楚便是他和排名第二位的李國樓.李鴻章早已把李國樓當做親信.大肆宣揚李國樓是他的接班人.秉承他科技救國的思想.至於李國樓暗地裡搞鬼.想自成一派.都被他壹壹識破了.孫悟空哪裡逃得出如來佛的手掌心.
從座位就能看出李國樓的地位之高.通常李鴻章的右側就坐著李國樓.連各地的督撫都坐在李國樓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