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新路坡的地形,副將傅先楚派遣了一隊敢死隊試探性進攻,之後,清軍便吹響了後撤的軍號。
蘇元春、方誌勇有大武山與日軍炮兵作戰的經驗,故此,副將傅先楚首先徵詢這兩人的意見。
蘇元春說道:“傅協鎮,新路坡山勢最多45度,攻破日軍陣地不難,白天攻打傷亡太大,還是要在晚上打,用手榴彈和長槍兵,一個晚上就能攻下來,日軍青銅炮有短處,要長時間降溫,持久戰必勝。”
方誌勇說道:“傅協鎮,敢死隊先派一隊建武軍,而後讓各部土司派遣敢死隊,組成三十支敢死隊,不斷輪番衝擊,打這種山洞工事,用克努伯大炮反而沒用,還是要用小鋼炮、劈山炮,近距離施射,用擲彈筒把日軍的火炮炸燬,才能摧毀日軍炮臺,在黎明之前,來一次狠的。”
鄭橫擔有些擔憂,說道:“依我看一個晚上攻下新路坡太牽強,我們都不知道日軍有多少兵力,新路坡堡壘裡有可能有上千日軍,日軍把上坡的路修築成口袋陣,就是故意讓我們往裡面鑽,猛衝猛打,兵力展不開,傷亡會很大,還是穩妥為上,讓工兵在山坡上炸路,把阻擋我軍前進的巨石炸燬,多開闢幾條通路,不用三個晚上,就能直衝上去,肉搏戰,日軍不是對手。”
傅先楚心裡有了定奪,點頭道:“群策群力就能打勝仗,臺灣是我國的領土,收復領土是我們的職責,但日軍善於坑道作戰,已經把新路坡修築成堅固的堡壘,那麼,我們就要巧妙使用兵力,不與日軍爭一時之長,一千多米的山坡嘛,一天一百米,不出十天,就能直通山頂,我們日夜開炮,讓工兵挖地道上去,炸開一條地道,然後讓劉鎮臺來看一下什麼叫夷為平地。”
鄭橫擔搖頭道:“傅協鎮,你算錯了,敵人不是傻瓜,很快會知道我們的戰術,越往上越難,挖地道至少需要一個月,不過按照你的思路,我軍的傷亡最小,我贊同挖地道,正好過一個舒坦年,放一次禮炮。”
傅先楚感到一絲暖意,萬幸李國樓是臺灣總指揮,軍事決策可以變通,完善的軍事行動,可以避免一次慘勝。
若是遇見一位脾氣急躁的指揮官,那就軍令如山倒。
原本清軍制定下三十日攻下琅嶠港的計劃,就不能改變,那麼清軍攻打新路坡,就要用人命去填,至少上千戰士要犧牲在山坡之上。
劉明燈就是非常固執的指揮官,但在大局上,劉明燈還是要聽李國樓的命令,新武軍的幾名軍官都贊成緩打新路坡。
傅先楚欣慰的說:“那就先向李總指揮彙報,定下二十五日攻下新路坡,我心裡的底線是二十日,一定要把黃龍大旗插在新路坡山頂,你們有沒有信心。”
“有。”眾將轟然應諾,堅毅如炬的目光,燃起熊熊的信心。
傅先楚重新部署兵力,暗地裡派遣了兩支工兵,展開坑道作業。
挖兩處地道是為了以防萬一,這是清軍作戰慣用的伎倆,像清軍攻城時侯,炸城牆,就是選擇多處地點,一起實施定點爆破。
新路坡下,兩支清軍工兵憑藉炮兵掩護,在夜色中挖土,工兵開始非常順利,因為地表下是泥土,不需要炸藥,就能挖開,洞口挖開一丈開外的大洞,工兵還在加大加固洞口,這是因為地洞裡空氣稀薄,為了讓地洞裡空氣流通,洞口一定要大,三多百名清軍一起挑擔挖土,慢慢的籮筐裡的碎石越來越多,工兵挖掘的速度也越來越慢了。
泥猴一樣的工兵鑽出地洞,呼吸一口新鮮空氣,仰頭望著新路坡。
夜幕籠罩之下,炮火齊鳴,軍號陣陣,清軍敢死隊沿著山勢攀爬,在攻打日軍陣地。
敢死隊冒著危險揹著戰友的屍體,把戰死在新路坡的清軍揹負下山,攻不下日軍陣地,就把自己戰友的屍體奪回來,決不讓戰友的屍體被烏鴉啃食。
夜深沉,明月高懸,爆豆一樣的槍聲,劃破夜空。
天色昏暗,日軍的火炮神準無比,熟悉地形的日軍炮兵掌握要領,壓制清軍的衝鋒,讓清軍鎩羽而歸。
清晨,清軍停止進攻,戰壕裡升起炊煙,那裊裊炊煙好似祭奠死去戰友的香火。
一個晚上的勞作,清軍構築了炮臺、軍營的雛形,坑道作業非常順利,挖地道超過一百米。
傅先楚一夜未眠,仰望新路坡,果然不出所料,日軍隱藏兵力,新路坡上的日軍堡壘是塊難啃的骨頭,他已得到李國樓的回電,決心在新路破打一場漂亮的攻堅戰。
“一群鼠輩,只敢躲在巢穴裡,等著下地獄去吧。”傅先楚撂下狠話,轉回指揮所。
“我說得沒錯吧,日軍故意示弱,我料定山洞裡藏有大量日軍,少說也有上千人,很有可能有二個兵團的兵力,日軍把寶都押在新路坡了。”鄭橫擔從日軍的炮火聲,已經料定新路坡上日軍的兵力充足。
“嗯,我們打仗膽子越來越小了,不過這樣也好,不給敵人可趁之機。”兩人並肩走回指揮所,清軍搭建的指揮部,一半在地上,外面是用樹木修建的房屋,樹木外面夯土,用灌木裝飾,從外觀看起來,就是一座土丘,傅先楚沿著坑道走了進去,坑道很深,裡面一個個隔間,有桌椅、地圖,還有臥室。
一群軍官正在開會,做戰場總結,傅先楚微微點頭,雍容閒雅的坐在軍官中間,傾聽軍官的發言,打仗除了勇武,還要善於揣摩,總結經驗教訓。
五千新武軍和上萬名番兵,在新路坡與日軍耗上了,清軍沒有強渡泥渡河。
清軍可以不攻新路坡的日軍,直接渡過泥渡河,去攻打琅嶠港,但這樣做會有無窮的後患,後果就是運輸線徹底暴露在日軍眼皮子底下。
李國樓用兵以正為道,以奇為謀,清軍在臺灣佔據軍事優勢之後,用兵不再犯險,而是按部就班的用兵,就算敵人料到他的戰術,猜到清軍的每一步,也沒有辦法破解。
李國樓一條道走到黑,就是使用牢籠戰術,欲把數萬日軍活活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