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笑過後.李國樓翻看著日軍頻繁的電文.釣魚島海戰之後.日軍的電報來往的數量猛增.日軍被大清水師嚇破膽了.都是請求支援的電報.以攻擊姿態示人的日軍.開始做戰略調整.竟然滿是“固守”的字眼.
李國樓看見扶桑號最後發出的一份電報.上面有“玉碎”的兩字.李國樓仰天大笑出門而去.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今夜將是不眠之夜.李國樓和衣而睡.躺在狹小的臥室.一張三尺的小床.床頭掛著一盞防風燈.左輪手槍放在枕頭底下.在眾人面前.李國樓談笑風生.指揮若定.但孤身一人的時候.他是夜不能寐.輾轉反側.孤寂的長夜.只有一盞油燈相伴.
這次大清水師獲得勝利.但也埋下了隱患.艦隊傷痕累累.彈藥耗費巨大.大清水師已經沒有再戰的餘力.不能在海上遇見日本海軍主力.現在他要做的是.安全抵達臺灣基隆港.但艦隊不能直接駛向基隆港.
大清水師攜著勝利的餘威.士氣大振.但日軍並不是軟柿子.日軍的主力艦隊依然完整.李國樓使出花招.發出的虛假電文.連臺灣鎮總兵劉明燈也騙.藉著夜色掩護.大清水師轉航駛向臺灣北部的馬公港.在沒有和劉明燈交換密電碼以前.李國樓小心翼翼佈置戰術.絕不讓日軍窺破他用兵的企圖.
李國樓生性多疑.像狐狸一樣狡詐.出爾反爾.欺騙敵人.同樣矇騙友軍.讓劉明燈在基隆港空等一回.大清水師暫且進駐馬公港.
李國樓虔誠的跪在冰涼的地上.在向上帝祈禱.懺悔他的罪過.但他是個野心勃勃的人.期盼馬公港外有幾艘老式的日艦.這才是完美的征程.李國樓無所事事.看起了古書《周易》.反正也睡不著.說不定能夠領悟《周易》的真諦.算死日本人.
臺灣基隆港外幾艘日軍的軍艦耀武揚威的遊弋.不屑一顧的俯瞰港口內大清水師的軍艦.港口內炮臺林立.日軍有所顧忌.不敢進入巨炮的射程.自從大清有了普魯士的克虜伯大炮.這炮臺的火力上了一個檔次.日本鐵甲軍艦吃過克虜伯大炮的虧.再也不進入克虜伯大炮的射程之內.
但海港外.就是日本軍艦的天下.大清的木製戰艦根本不敢出港.海上是日軍艦隊的天下.
臺灣鎮總兵劉明燈、臺灣道兼學政吳大廷已經來到基隆港.兩人站在炮臺上.觀海港外的情景.怎麼還有三艘日艦在港外遊弋.昨天接到戰報.釣魚島海戰大清水師完勝日艦.擊沉日軍主力戰艦..扶桑號.兩人還高興的喝了三杯酒.對李國樓大加讚許.準備迎接勝利之師.今日一看一切照舊.日本軍艦依然在港外耀武揚威.
吳大廷是四品大員.已經五十多歲.身穿八蟒五抓蟒袍.雪雁補服.一身官袍好似不合身.看起來空空蕩蕩.捋著稀疏的三縷鬍鬚.清癯的臉龐.愁眉不展.他的仕途已到盡頭.臺灣這個爛攤子.他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教化臺灣少數民族.是由他負責.臺灣少數民族離經叛道.皆是他的罪過.
劉明燈是帶兵之將.有機會戴罪立功.最多調任回到內地為官.大不了降級任用.而他即將卸任.只有清風伴孤星.
大清早已不是百年以前的富國.對番邦大肆賞賜.而是國庫空虛.國貧民弱.臺灣民風彪悍.少數民族難以管理.戶部對臺灣的財政補貼少得可憐.他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日本入侵臺灣.讓他飽受攻訐.成為朝堂的眾矢之的.所有的罪責都強加到他的頭上.
現在吳大廷是身披蝨子襖.不怕蝨子多.只有他敢說敢當.口無遮攔的說:“劉鎮臺.莫不是李國樓虛報戰功.這日艦沒有撤退嘛.”
熊腰虎背的劉明燈.正在虎狼年齡.是員虎將.和太平軍打仗.戰功卓著.可是遇見日軍這頭狼.就沒佔到便宜.劉明燈親自率領三千建武軍在野外與日軍一戰.被日軍打敗.建武軍傷亡上千人.劉明燈損兵折將之後.再也不敢在野外與日軍交鋒.堅守戰略要地.固守待援為上策.把希望寄託在援軍身上.
劉明燈看見海港外的日艦.恨得牙癢癢.高聲回道:“吳道員慎言.李國樓乃大清戰將中的後起之秀.得到左大帥真傳.絕不會虛報戰功.依我看.敵人是不甘心失敗.想在基隆港外截擊我大清水師.”
吳大廷思索一番.認可了劉明燈的主張.點頭道:“劉鎮臺言之有理.是老夫見識拙劣.但敵人氣勢洶洶.我怕”
吳大廷左顧右盼.害怕旁邊的人聽見.萬一樂極生悲.大清水師在基隆港敗給日本海軍.海港裡的三十多艘軍艦到底要不要出港支援呢.
劉明燈心裡也沒底.基隆港裡的三十多艘軍艦.都是木製戰船.戰船上包裹的鐵皮.鏽跡斑斑.早已年久失修.一千多名水師官兵歸沈葆楨管轄.由副將哈日達統領.這支水師是南洋水師的偏師.戰鬥力超弱.只能用來打海盜.守住基隆港已經不錯了.哪裡能夠讓這支水師去和日本海軍作戰.
“我就這點家底.說什麼也不出海作戰.現在我還是臺灣的最高長官.李國樓自有白蛇郎君護佑.我們可以高枕無憂.吳道員.你這是杞人憂天.哈哈哈哈.”劉明燈自欺欺人的走下炮臺.一點也沒把海港外的日艦放在眼裡.敵人都是無膽鼠輩.有種就來攻打基隆港啊.
吳大廷掃視炮臺上的幾門新式大炮.萬幸沈葆楨在冬季運來十門克虜伯大炮.這才讓基隆港固如金湯.
聽聞這南洋水師.是靠李國樓的支援才初具規模.看來只有抱上李國樓的粗腿.才有鹹魚翻身的機會.吳大廷打定主意.要在李國樓面前.好生表演一番.他還不想致仕.老驥伏櫪.雖未歇於壯心.
劉明燈、吳大廷來到軍營.觀看新兵操練.在基隆港的新兵.就有三千人.這就是臺灣的底蘊.劉明燈厚積而薄發.有信心和日軍展開持久戰.雖然輸了二陣.但第三陣他一定贏.
劉明燈擅長練兵.當初和太平軍打仗.上萬人決戰才叫真正的戰爭.哪裡像現在兵力不足.讓他捉襟見肘.等到練出上萬兵馬.哼哼.日本探險隊.哪會是他對手.
劉明燈雄心勃勃.想要一雪前恥.對於李鴻章任命李國樓為臺灣總指揮.內心不服.麾下的將官也有怨言.認為一個朝廷新貴.不足以統領檯灣鎮的建武軍.但是.昨天得到釣魚島海戰勝利的訊息之後.劉明燈很期盼與李國樓勝利會師.大清國的“趙子龍”果然一身是膽.一出馬便擊沉敵人的扶桑號.由李國樓指揮作戰.才會讓建武軍爆發無窮的戰鬥力.
臺灣民眾積極參軍.以實際行動報效祖國.大清收復臺灣已有百年.人心早已歸附.那些幫助日軍的敗類.只佔極少數.民眾皆在痛斥卑東族、羽翼族和黑山族的賣國行徑.這三個民族出賣國家.替日軍效勞.一定會遭到天譴.戰士們扛著木槍.練習刺殺術.演武場裡殺聲震天.
劉明燈傲立在點將臺上.一動不動的觀看戰士的操練.海風吹拂著那張飽經風霜的臉.心情激昂澎湃.三千兵馬已經練成.決戰的那天即將到來.隱忍了六十多天.就是在等待兵強馬壯的那一天.
午休時分.戰士們各歸原位.坐在茶棚裡休息.不同民族說著不同的方言.各支分隊是由不同民族組成.那些少數民族戰士講話.連指揮官也聽不懂.讓這些少數民族戰士聽懂軍令.就讓指揮官頭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