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晚清神捕 > 第343章 同治皇帝的小聰明

第343章 同治皇帝的小聰明

喝賣馬奶汁,也是大清祖宗規矩,讓子孫不忘滿人是從馬背上得天下,這馬奶汁是用馬奶發酵釀製而成,馬奶裝牛皮製成皮桶裡,放入陳奶酒麴,置保溫處,使之發酵,每天以木杵汁攪動數次,幾天後就成了略帶鹹酸、微噴酒香、清涼適口,沁人心脾馬奶汁。

喝完馬奶汁,恭親王奕訢首先呈上一份奏摺,說道:“啟稟皇上,這是左宗棠遞交八百里加急,是關於糧道保障事情,請朝廷派人督辦修路築橋,要把捻軍困死陝甘地區!”

同治皇帝載淳思緒渺冥奈何之中返轉來,方知此身猶萬幾宸函政務之中,由不得自己胡來,接過奏本,翻看從軍機處轉來左宗棠奏摺,擰著眉頭把心思集中剿滅捻軍和回族叛亂事上面,沉吟思索片刻,搞不清楚,幹嘛左宗棠不提戰事進展,一道八百里加急,說起糧道保障之上,現已是開春,大清軍隊連難熬冬天也過去了,如今並不缺糧,這一點他還是很清楚。

“恭親王,如今左宗棠不是提出緩進、圍堵、分化瓦解各路叛匪,等夏秋之時,再進攻嗎,這麼長時間準備,還需要來一道八百里加急嗎!”

恭親王奕訢循循教導:“皇上,左宗棠上這道奏摺是有深刻含義,如今陝甘地區大清軍隊已經三路壓逼東捻決戰,朝廷制定先捻後回策略沒有變,糧道保障,修路築橋,除了為了消滅東捻、回亂,主要是為了進入疆作戰,這運輸線就是生命線,如今雖然左宗棠已經佔領河西走廊,但如今那裡被回捻摧殘人口凋零,產糧總額急劇下降,沒有糧食、人口,這大清軍隊每營僱用不到長夫,戰士就沒有戰鬥力,哪能繼續推進呢!”

同治皇帝載淳不等恭親王奕訢說下去,截斷話題,問道:“恭親王,軍隊打仗就打仗,管長夫什麼事,老百姓湊什麼熱鬧,我們八旗子弟,有得是英雄好漢!”

恭親王奕訢內心對於李鴻藻十分不滿,這種事情不應有他來講解,除了讓載淳讀聖賢書,這大清軍隊式編制也應讓奕訢瞭解,大清八旗軍隊編制早就落伍了,要不然也不會連戰連敗,而把圍剿回捻軍隊指揮權託付給漢人“左宗棠”。

雖然同治皇帝載淳還提日落西山往事,說著八旗子弟兵光榮歷史,盼望八旗弟子重回巔峰,那要等到黃花菜也涼了,事情總要一件件來,恭親王奕訢依然耐著性子,說道:“皇上,如今恪靖伯坐鎮蘭州,正重編制各路軍隊,根據他過去訓練楚軍軍規《楚軍營制》,把各路人馬整編成二十個營,步兵每營5人,長夫2人,騎兵每營25人,長夫1人,戰馬25匹,兵、夫每月需口糧45斤,戰馬每月需糧料15斤,草料36斤,草料不夠以糧料補充,其中騎兵佔四分之一,現需備有糧草2萬斤,準備3個月作戰口糧和3個月儲備口糧,這樣才能發動夏秋攻勢,長夫一支軍隊裡就是運輸兵、勤務兵和勞作兵,漫長千里之外,戰士是身兼數職,哪能只想到打仗,這就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戰士,過去打仗我們八旗弟子騎上戰馬可以一日千里,橫掃廣博大西北,但如今城鎮、高牆、山川、溝壑,早就把騎兵道路給阻隔住了,想用繳獲敵人糧草推進戰線,那是不可能辦到,我們大清軍隊是正義之師,每收復一塊地方,還要賑濟災民,穩定地方民心,所以左宗棠關於築路修橋主張是很有必要,道路暢通了,物資流轉就順暢了,老百姓口糧就有了保障,生計就能維持下去,這才是長久之計,反之,我們大清軍隊一走,老百姓沒吃沒喝,又要造反,一個地方政權就會垮臺,我們軍隊花了那麼大打下來地方,又白費了,人心也失去了,誰會盼望我們軍隊打回去呢!”

“哦······朕有點明白了。”載淳聽得津津有味,這比聽孔夫子聖人語錄有趣得多,看了一眼喝茶解渴恭親王奕訢,詢問道:“恭親王,那你看派誰出負責專管陝甘事宜!”

恭親王奕訢放下茶杯,又從奏牘裡取出一份奏章呈上,肅容道:“皇上,本王建議林壽圖出任陝西布政使,兼司軍營轉運,督辦慶陽糧臺,專門負責西北軍防務!”

同治皇帝載淳小心看了一眼威嚴冷峻奕訢,把心裡想說話,跑到嘴邊又咽下去了,額娘慈禧,皇叔奕訢發動“辛酉政變”,林壽圖參與有功,是額孃親信,這件事看來額娘早就知道了,不用軍機處加以討論。

同治皇帝載淳乖乖就範,端坐上書房裡,書寫委任林壽圖詔書,寫畢,從掌印大太監劉德印手裡取過一枚印璽,親手蓋上鮮紅印章,這就是他權力,還需要蓋上慈安太后“御賞”印章,慈禧太后“同道堂”印章,這道詔書才能正式頒發。

載淳問道:“恭親王,朕聽你說下來,這大清軍隊制度已經不能切合當前局勢,打仗都要用式軍隊制度,李鴻章以團練代替老式軍隊,如今淮軍已經改制完畢,左宗棠也西北整頓軍務,他們軍隊等於把我們八旗練兵制度給廢除了,而且變成了精兵強將,能打淮軍、楚軍、湘軍都是式軍隊,那我們其他軍隊能不能也像他們一樣呢!”

恭親王奕訢嘆道:“皇上做不到啊,本王也想把所有兵馬操練成精兵強將,但是犯了祖宗規矩,八旗弟子兵已經形成固有模式,本王想搬動八旗章程,豈不是犯了天條,朝堂上沒有人會同意,那幾支軍隊均是以漢人為主,其他地方,像直隸地區招收戰士均以滿人為主,他們一生下來就要當兵,不會幹其他事,朝廷分給他們土地,也會把土地給賣了,以史為鑑,幾代人都嘗試過了,世宗爺這麼有雄心壯志人,對於那些八旗子弟兵也沒有辦法,你不讓他們當兵,而讓漢人去當兵,這國家還姓愛覺羅嗎!”

同治皇帝載淳狐疑道:“那照恭親王你這麼說,滿人是不肯拼命了嗎,全部變成膽小鬼了嗎!”

恭親王奕訢苦笑道:“皇上,滿人還是有血性了,還是能打能拼,但一件事情有好處,總會有壞處,承襲制度軍隊裡同樣盛行,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那些小軍官、中級軍官位子也被滿人軍官後代給霸佔了,而這些人是沒有受過血與火考驗人,只會吹噓他們祖宗、阿瑪,多麼能打能拼,從這些人裡找出將才太難了,爛也是從中間開始爛,小兵蛋子你想讓他變成什麼樣,就看那些軍官是什麼!”

恭親王奕訢沒有道出軍隊變弱真正原因,就算他心裡清楚也不會說出來,滿漢還是有本質區別,滿人不願放棄特權,不肯變通,不願學習先進機制,沒有認清世界已經發生根本性改變,才是關鍵所。

同治皇帝載淳看著奕訢沒有吭聲,他已經是成年人,已有成熟思想,爛是從中間開始爛,千古奇聞,從沒有這種說法,聽著就彆扭,恭親王懵人,不讓觸及某些人利益,特權階層是碰不得,軍隊改制還遙遙無期,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同治皇帝載淳靈光乍現,想到一條權宜之計,問道:“恭親王,既然你說直隸地區招收戰士均以滿人為主,誰都不能改變這種局面,而老式軍隊裡陋習頗多,想改話,中間階層人又不答應,不如學習李中堂做法,先從直隸地區軍隊開始裁軍,京畿地區軍隊重整編,一些已經到了服役期軍人就退下來,而他們要頂替兒子、侄子想辦法給他們重安排差事,正好空出來名額,再練一支軍,先從小規模開始試點,也像楚軍一樣以一個營為編制,你看行不行!”

一個營編制,能成什麼事,奕訢只當載淳試點推行一項政,就像善撲營一樣皇家禁衛軍,練出一支拱衛京畿親衛軍,兩宮娘娘也不會反對載淳提出這種小事。

恭親王奕訢不忘表揚,讚許點頭道:“嗯,這個主意好,也只有皇上你想得出啊!”

同治皇帝載淳聽不出奕訢是糊弄他,高興手舞足蹈,以為辦成一件興國安邦大事,已經不想出宮閒遊,腦海裡是讓誰來辦這件大事,太監、奴才當然立刻被他否決,讓同學、發小幹這種事,好似沒人肯屈就,不由把小心思放到剛考完進士二百多名人身上,暗思:哪個人舉得起項羽手裡那隻破輪。

恭親王奕訢看見載淳臉色一會兒喜,一會兒憂,神色不定樣子,透著一份天真,不由笑道:“皇上,本王還有事情請奏,今科殿試考題,偏得厲害,不是四書五經試題,讓許多進士無從落筆,這件事要讓朝廷無法向那些學子交代,皇上您到底怎麼想!”

恭親王奕訢當然不能先說同治皇帝做得不對,先要讓載淳說出理由,這樣他才能有放矢,把一件事道理分析給載淳聽。

同治皇帝載淳早知會有今日,殿試出了一道脫離四書五經偏題,讓三分之一考生摸不著頭腦,不知被多少進士詬病,背後埋怨嘀咕,不會有好話。

同治皇帝載淳有些小聰明,想好說辭,揮動拳頭砸下案几,忿忿然道:“恭親王,朕好恨啊,像龔自珍一樣人才為何進士及第之後還會不得入翰林,閒置內閣中書,蹉跎京師二十年不得重用,龔自珍雖困阨閒曹,仍屢屢上書,指斥時弊,可惜未被宣宗爺採納,而得以重用,說得多好啊,‘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像龔自珍這樣人才是朕需要人才,而且是多多益善,本朝四面受敵,不需要這麼只會多吟詩詠賦,而不知道滄海政務書呆子,朕需要那些馬革裹屍還,像周培公、施琅那樣,能替朕掃平四方男兒,那些連世界是什麼樣都一無所知進士,恭親王你說,他們能改變本朝落後捱打局面嗎!”

恭親王奕訢不由一聲嘆息,替龔自珍惋惜,命運多舛,生不逢時,而又不知修身養性,忍得住寂寞人,才會被付以重任,就像曾國藩、左宗棠都是久經磨練,底層錘鍊意志,百鍊成鋼,四十多歲時,才被父皇重用,龔自珍喜歡高談闊論,以為道光皇帝看不中他,卻不知父皇用人喜歡用老成持重人,可惜中年病逝,也讓父皇扼腕嘆息,

最新小說: 西涼武神 折盡柳枝長相思 我與大宋的三百一十九年 庶子崛起 大唐極品軍火商 重生嫡女步步驚心 成為了一個太監 庶女的必勝法則 極品風流假太監 史上無雙太子爺 黑蓮花嫡女線上篡位 與君闋 絕品駙馬爺 紅樓夢:80回後 重生從泰坦尼克號開始 燭照黑白界 大頌琴皇 水滸之祝家莊逆襲 朱棣重生土木堡 鹹魚靠抽卡歷史大佬躺贏成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