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媽坐在電視機前看著省城財經頻道的一個欄目劇,這個欄目劇,叫做《浙省民生》。
現在看電視的人,越來越少,尤其是像這種地方頻道里的不起眼的欄目,觀眾更是少的可憐,但是吳媽卻看得津津有味。
因為,這期節目是專門給蘇氏餐飲做的。
節目被拍攝的一波三折,各種離奇。一開始,記者接到了群眾舉報電話,反應新海市某個餐館,靠著在菜中加一些非法的材料,讓菜的味道變好,致使生意非常火爆。
記者決定親自一探究竟,結果到達以後才發現,當天這家店裡又出了另外一起事故,有幾名外地遊客在餐廳中發飆,打傷了其餘食客,拍攝下來的蘇氏餐飲的場面非常混亂。
看到此處,很多人必然會對蘇氏餐飲產生不太好的印象,但忽然畫面一轉,哪怕場面有些亂,可是食客們大部分卻沒有走,而是在自己的位子上觀望了一會兒,便繼續坐下來吃飯了。
接著,一名經理模樣的人出面,告訴所有人,今天的菜免單,餐館中甚至有不少人發出歡呼聲。
那記者詫異極了,開始採訪留下來吃飯的群眾,得到的答案讓記者連連發出驚歎,表示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群眾甲:為啥要走,今天我老婆生日,提前三個鐘頭排號才排上,一會兒臨走拿身份證還能領一份壽桃,現在走就沒有了。
群眾乙:我最喜歡吃的橄欖烤嫩牛柳還沒上呢。
群眾丙:就這麼大點兒個事兒,走什麼走。天塌下來,先把飯吃完再說。
群眾丁:本來想走的,但經理說免單。我們幾個是一個單位的同事,大概一個多月才有機會來一次蘇氏這邊聚餐過過癮,你看我們今天八個人吧,點的菜一千多塊,夠得上我小半月工資了,走了太可惜。
這群人不要命也要吃飯的精神,真是把記者雷的要死,但是同時的,也讓他升起了莫大的興趣,想要嘗一嘗蘇氏餐飲的飯菜到底多好吃,然後打包幾份帶走,回到省城化驗一下成分,看看裡面有沒有可疑的成分。
於是,記者開啟選單,隨便點了菜譜上推薦指數最高的幾道菜,不一會兒,便上齊了。
這麼迅速的上菜速度,讓記者產生了質疑,對著鏡頭說道:“上菜太快了!從我點完,到現在十五分鐘吧,六個菜全上來了,這裡面才一道冷盤,剩下五道才是熱菜,這速度太不可思議了,肯定是廚房裡提前做好的,根據我的經驗,不是新鮮做的菜,味道都不會好。”
鏡頭轉到了桌面上,單單從鏡頭上來看,這六道菜看著誘人極了,不但菜色鮮亮,擺盤別緻精美,也很新鮮,熱菜都是熱氣騰騰冒著煙的,並不像記者描述的那麼差。如果非要挑個毛病的話,就是菜量沒有那些路邊館子那樣多,但這裡的裝修很是高檔,足以彌補這個缺點。
“我嘗一口啊。”記者的筷子夾起一塊兒切的薄如蟬翼的豬腳,輕輕的在秘製的鵝黃色蘸料中過了一下,放入嘴中,接著,鏡頭上,記者的臉整個都變了。
他的面上現出一種超級陶醉的神色,簡直像是一個花痴見到了夢中情人一般。
接下來是一組快進鏡頭,這個記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將整整六道菜全部吃完!
這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因為這六道菜每份的分量雖然並不算多,可是六道加起來,是三到四人量的,這個記者瞧著瘦瘦的,也不知道是他食量大,還是這些飯菜好吃到讓他冒著寧肯撐死的危險也要吃光。
面對著一桌空盤,記者打了個大大的飽嗝,將自己攤在椅子上,臉上露出一種迷幻的滿足表情。
“你怎麼吃完了,不是還要帶一份回省裡質檢麼。”忽然,一直沉默不語的攝影師插了一句。
吳媽在電視前頭都快笑死了!估計別的看電視的人,也是這個反應。
那記者這才精神一震:“沒關係,我們再要幾份打包走。”
接下來畫面一切,便到了省城的官方質監局,一名穿著白大褂的質檢人員在接受採訪:“你們送來的這幾份樣本,全都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沒有任何不合格和不允許出現的新增物在裡面,可以放心食用。”
記者顯然早就被蘇氏餐飲的食物征服了,露出個標準的粉絲笑容:“不出所料!果然如此。我也算是走南闖北,在很多地方呆過啊,這些新增了鮮味劑之類的食物,其實都嘗過。可是蘇氏餐飲食物的味道,明顯已經不是化學品和新增劑能夠達到的程度了。他們完全是靠廚藝致勝,觀眾朋友們,這次的新海市蘇氏酒樓之行,讓我們瞭解到,這個世界上,還是有良心廚師的……”
後面是一大串兒誇讚蘇氏酒樓的話,馬屁拍的不要不要的,但想必在看這個電視節目的人,大部分都已經對蘇氏酒樓產生了莫大的興趣。
除此以外,這幾天會有好幾家電視臺和還銷量很不錯的報紙,將會對蘇氏餐飲進行類似的報道。說白了,就是拿自己的正經欄目,給蘇氏餐飲做軟廣告。
蘇若彤一進門,看見的就是這個節目的尾聲,放下書包,也跟著看了兩眼。
這些電視臺和報紙願意這麼給蘇家做廣告,就是因為當天蘇長青和蘇若彤捏住了他們的把柄,蘇長青提出,如果想要讓蘇家饒了他們,就必須將原本設計的負面新聞和報道,改成正面的,至於具體如何做,他們自己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