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p; 李世民頗為震驚。
&nsp; 這時杜如晦說道:“或許,我們可以加快採礦速度。”
&nsp; 房玄齡卻是反對道:“不可,近年來山東饑荒剛過,人們此時尚未有足夠存糧,若是我們加快採礦速度時,勢必要徵集民工,那樣的話,讓本來就少有人種田的大唐,雪上加霜!”
&nsp; “臣贊同邢國公的說法!”
&nsp; “臣以為萊國公的說法可行,沒有強有力的軍隊保護,談什麼民生?”
&nsp; 萊國公,便是杜如晦。
&nsp; 還有其他人竟然說將國庫的一切鐵件都拿出來用,這一種做法無疑就是作死,肯定直接影響到國力,唐刀戰力提升明顯,但是並不代表它可以很快造出巨量,人手一把。以李承乾的設想,主要的兵種先裝備,其他的往後。
&nsp; 這時一邊的李承乾卻是思考之中。
&nsp; 他可是有治國之才的人。
&nsp; 自然是明白怎麼做可以,怎麼做不行。
&nsp; 這幾天,他被李世民拉到這太極宮中學習,都快煩死他了。
&nsp; 全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nsp; 哪裡需要他的治國之才?
&nsp; 但是,今天卻是不一樣。
&nsp; 因為鐵的緣故,他得掌握主動。
&nsp; 他發現,整個大唐有兩件東西未掌握在朝廷手中。
&nsp; 一是鐵,二是鹽,這兩點沒有自己掌握的話,可是十分危險的。
&nsp; 因為一是打仗利器,第二則是民生,隨時都要的存在。
&nsp; 這就是國家的命脈所在。
&nsp; 真的不理解,為什麼不收回來。
&nsp; 而且還有一點更加重要的是,這些鐵與鹽掌握在王家手中。
&nsp; 大唐要強,一定要搞定五姓七望,因為他們佔據了整個大唐十之七八的資源,這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
&nsp; 搞不定他們的話,一切都是虛妄。
&nsp; 不搞定他們,變強,只能是一句空話。
&nsp; 而且,這個王家處處與自己作對,那麼,他只有往著他們這裡先下手了。
&nsp; 接下來,才是其他各個世家。
&nsp; 所以,他站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