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長達七十二小時的緊鑼密鼓的準備,繁星建成了一條直接連通無名艦隊與鯨魚座UV黑洞的量子共鳴通道。
通道獨立於人類的全域量子網路之外,擁有極其龐大的資訊傳輸能力,以及最高等級的保密等級。
無名艦隊中的三千七百餘名S級戰鬥員先經過為期三天的培訓,初步掌握了名為全腦連結的新一代實能級神經網路接入技巧。
這全腦連結其實也沒多神秘。
戰鬥員的身體先會在艦隊飛船中進入被命名為翡翠夢境的深度沉眠狀態。
隨後多達數百億根神經連結場能線將會一點點滲透進入人腦,連結到戰鬥員的每一個神經元細胞上。
在細胞核到神經末梢的距離內,每個細胞都會至少連線上三根場能線。
場能線將會精準捕捉戰鬥員神經元細胞裡的細微量子位變化,並透過繁星的演算法反推出思維量子風暴來,再將其投影到網路中,最終送入鯨魚座UV星黑洞,在陳鋒的夢境中逆向生成完全同步的思維投影。
實能級的細微量子變化捕捉,可以讓思維投影的重現精度無限接近百分百。
這只是新訓練體系中的一項基本素質改進,更大的改變在“訓練場地”中。
如今的模擬實戰訓練不再完全建立在陳鋒的個人經驗上。
繁星還統合歸納了三十餘年來她作為戰爭的全程參與者收集到的海量戰鬥記錄,對敵我雙方進行了大量推算,再根據S級戰鬥員的需求量身定製,又結合黑洞量子大腦的執行規律,徹徹底底更新了一版模擬訓練體系。
新體系將人工智慧的窮舉運演算法與黑洞量子大腦模擬陳鋒的人類思維而得的混沌演算法結合到了極致,推演出來的模擬戰場中既包含了龐大的智慧資料,同時又兼具人類的聯想能力,這兩者一面代表機械的理性與邏輯推理能力,另一面代表人類的感性與無限聯想能力。
數百年前當陳鋒創造出《複眼者危機》遊戲時,人類就已經擁有了一個虛擬的第二世界。
隨著技術持續進步,以及人類掌握的資訊深度越來越觸底,虛擬世界做得越來越貼近真實,運用場景也愈加廣泛,上至科學實驗與知識教學,中至高強度的軍事訓練,下至消遣娛樂,隨處隨地都能見到虛擬技術扮演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但在全腦連結技術出現之前,虛擬技術依然無法滿足最尖端的戰士訓練與科學研究的需求,甚至就連娛樂活動的最高需求也無法滿足。
晨風帝國中共有五家從事真實娛樂的跨星系級企業,這五家企業在四十餘個星系中建成了以人造機械人模擬而成的真實娛樂星系。玩家在進入遊戲時,將會採用神經連結的方式將思維投影到機械人的身上。
雖然玩家的思維是遠端投影,但在這些娛樂星系中發生的物理反應與人際交往卻是完全真實的。
這是娛樂公司找到的折中之法,將現實與虛擬透過這種高成本的方式深度融合起來。
全腦連結技術徹底改變了局面,將原本不可能完美融合的理性與感性反饋徹底融合。
不過很顯然,目前這隻能是軍隊體系中優先享受的尖端科技。
原因很簡單,再來更多人,陳鋒的“黑洞腦子”受不了。
一片一望無盡的星空中,包括童玲在內的三千七百餘名S級戰鬥員正站在一個廣袤的金屬平臺上。
起初這三千餘人全部雙目緊閉,似在沉睡。
童玲第一個睜開了眼睛。
隨後她渾身一震,頗為驚詫。
她對這場景再熟悉不過,甚至時常做夢夢到。
這裡正是她的終極試煉場地,對外高度保密,如今已被建成太陽系對照星系的影子太陽系。
在童玲的虛擬訓練中,影子星系是她一次又一次徘徊掙扎的痛苦戰場,是她與上條時間線裡的戰士們並肩浴血奮戰的絕望世界。
但在現實中,影子星系已經發展成了一個龐大且重要的科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