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一番話不著痕跡闡明為何找程咬金謀劃密事,因為老匹夫是幽州都督,對遼東的事非常瞭解。
長孫無忌面色悄然間恢復了親熱,追問道:“哦?
高句麗能有什麼秘密讓你和程老匹夫如此上心,連陛下也一塊兒陪著你們唱戲?”
這個問題眾人同樣疑惑,高句麗是茅坑的石頭又臭又硬,大唐君臣視其為疥癬之疾,薛延陀才是心腹之患,打心底裡並不重視那群竊賊。
不錯,在中原朝廷眼中,高句麗就是竊取遼東三郡的竊賊。
李泰正色道:“秘密可不小!
經過程叔父前後八百里加急往返的安排,遼東暗作不計成本地收買情報,這才挖出了卓陀術虎、乙支輝像這兩個寶貝。
這不算啥,最重要的是咱們得到了高句麗王相不和,即將爆發一場你死我活的火併的秘密!”
李勣奇道:“竟有此事?
這對我大唐的確算得上好訊息,既然如此,咱們靜待高建武和泉蓋蘇文殺個你死我活,而後發兵一舉破滅高句麗豈不是好。
今日之事打草驚蛇,若是因此讓高句麗君臣重壓之下團結一心,拋下內訌共御大唐豈非弄巧成拙?”
“英國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高句麗目前王室衰微已到極點。
其國內精兵鐵甲精騎,泉蓋蘇文已經牢牢掌控,就連護衛王室的精銳‘王幢兵’,國主高建武掌握的力量也不到五成。
如果大唐不予干涉放任兩方火併,其後果必定是泉蓋蘇文大獲全勝,高建武便是砧板上的肉任其宰割!
泉蓋蘇文此人野心勃勃行事酷烈,一旦讓他徹底掌握高句麗,就會將高句麗上下經營得鐵桶一般。
沒有了王室對他的牽制,此人就能專心經營遼東,到那個時候,大唐若要攻滅高句麗代價何止數倍?”
李泰一針見血指出大唐即將面對的遼東形勢,若是在高句麗即將到來的劇變中隔岸觀火,貌似理智,實則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前世的歷史,大唐君臣便是這般神操作。
在高句麗王相之爭中大唐笑看風雲,直到泉蓋蘇文幹掉高建武徹底統攬軍政之後,李世民才不慌不忙地下旨申飭泉蓋蘇文。
結果很感人,蓋蘇文一代梟雄本就看大唐不爽,聖旨一到人家當成擦屁股紙,壓根不鳥大唐,反而整軍經武加強戰備。
李世民讓對方鬧個灰頭土臉面子掛不住了,一怒之下發兵十萬御駕親征,這是他登基以後唯一一次御駕親征,後果嘛……
他老人家一世英名斷送在遼東,雖然從實際戰果來看大唐並未吃虧,可大唐對外戰無不勝的不敗金身毀於一旦,大唐對泉蓋蘇文無可奈何亦是鐵一般的事實。
有了李世民前車之鑑,加之從地緣政治分析必滅高句麗,李泰因而對這事兒格外上心,絕對不能讓大唐走上老路。
李勣聞言皺眉不語,他沒有想到高句麗局勢至此,如此說來,大唐的確不能抱著坐享其成的心思什麼也不做。
魏徵接著道:“秦王謀慮深遠老夫佩服,不過今天對高句麗、靺鞨如此打壓,契丹、奚族恐怕會有別樣心思。
靺鞨乾的事,這兩族一件不少。
靺鞨的下場不免讓他們兔死狐悲,大唐豈非在高句麗、靺鞨之外又樹立兩個敵人?”
“鄭國公問得好!
大家難道就不感到奇怪嗎,靺鞨雖然比室韋強大,可奚族卻是不弱於靺鞨,契丹的實力更是遠在靺鞨之上。
這兩族為何不依附蓋蘇文,反而與高建武穿一條褲子?”
李泰循循善誘,須臾間李靖便朗聲道:“那是因為蓋蘇文野心勃勃實力強橫,對契丹、奚族有著絕對的優勢。
呵呵,咱們按照秦王的情報分析,如今遼東儼然便是三國之爭。
蓋蘇文和高建武雖然同是一國,卻是撕裂對立你死我活。
靺鞨、蓋蘇文是最強的曹魏,高建武佔據大義而實力最弱,正是偏守西川之蜀漢。
契丹、奚族抱團自成一系,便是那偏安江左的東吳!
如果兩族倒向蓋蘇文,待高建武倒下,蓋蘇文整合高句麗之後,下一個倒黴的必定是契丹和奚族。”
“衛國公洞若觀火,泰佩服之至。
如今遼東情形正是如此,現在高建武還能挺立不倒,最大的依仗便是契丹、奚族的支援。